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80)2018/04/19 卷上第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80)2018/04/19
卷上第一章/臺灣商務(初版)-end-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這一章節,我不想解釋了。因為,不管你怎麼解釋,是無益的。

認真講,看起來就是文字遊戲啦。

如果真的有意義,
那就是,
人,這種動物,除了所謂的自由意志、理性和反思和自我思考之外,
還有某種「更多」。

這更多就是「超越」,
就是從你身上可看到,從你身上會發生作用,
但如何作用,
卻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
而你要去「貼近」它 才有用。

說貼切,是指你要去「動作」,去實踐,
只有如此,
老子一書中的道的作用,
你才能感受。
它 所說的道理,才能真正被理解。

只有會游泳的人,
說游泳對你有什麼用 ,
說要怎麼改變某種身體姿勢才能游的更好,
你才能真正的感受。

純理性思維推理,無法真正被理解,總是隔了一層。你也不會相信。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因為不斷的自我實踐,就會不斷的自我超越,不會停止的。

不會停止的自我超越,就是不可思議,所以是眾妙之門。

***
《老子》一書講完了。

首先感謝那些讓《老子》讀書會成形的畢業同學,
因為講了,所以也就順勢寫了。

教學相長。

我在這過程中,學到的,成長的,改變的。只有我自己知道。

要把《老子》講到自己可以聽懂,那倒是成為我苦讀現象學的基本動力。

佛家語:功不唐捐。

每天看個一句 都好,幾年後,耐著性子,你的生命就會轉。

經典的作用都是如此,耐著性子讀,它 一定會改變你。

但這世界,人最怕改變自己。
因為,他們喊了太多口號了,一改變自己,就沒有口號帶來的「光亮」的。

老子,是很棒的一本,保證一定,可以改變你的書,只要你耐著性子讀下去。
一天一天的讀 下去。

這是經典作用的運作模式。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9)2018/04/18 卷上第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9)2018/04/18
卷上第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這一章節,很經典。
如果感受得到老子談的道理的人,這一章往往是啟蒙性的威力;
如果看不懂愛罵老子的人,這一章也是常被用來嘲笑老子的章句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美是相對的,老子說,把相對的搞成絕對的意識形態,是人類最大的「自我傷害」能力,所以是最「可惡的」。

但,把相對的價值,搞成絕對的,卻是人類文明中常見的事態,更慘的是,一般人也是如此的喜歡絕對的,不變的東東。
所以大家才會拼命的把自己喜歡東東,用盡各種意識形態來美化,
說那些是普世價值。

但為什麼是普世價值呢?如何認定?誰來界定?
保證沒有人回答出來。

只有回答不出來東東,才會是被拿來當作普世價值的東東。
只要是去界定普世價值,就是可以讓人操作的過程。

老子,很早就看穿這種人類文明的把戲!

以下都是同樣的舉例: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長,短才能有意義。
有高,低之所以有意義才能被理解。
意義之以能被理解,本來就是在「相對狀態下」才有可能。
沒辦法,這是人類理解上的限制。

但我們喜歡說,某種「高」是絕對的,某種「好」是絕對的。

那才是天下最大的謊言吧!

「絕對的」高和好,根本無法被人類理解為某種「有意義」的內容!
那是人類理解能力所無法達成的。

老子,很難讀懂吧。因為它挑戰你的某種「認識上的自我欺騙」。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從,人自我本身中去探求價值,而不是把外在的某種價值套在人當中。

既不去「享用」「操作」普世價值,
自然從自身做起,
所以,
不言之教,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人,如果身上真的有這種作用存在,
自能感人,
那是真正價值的彰顯方式!

道成肉身。

就是這種人之作用的比喻詞。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8)2018/04/17 卷上第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8)2018/04/17
卷上第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這是老子修行「行法」的某種總結性的論說。

要能體道,心要「虛一靜」,亦即,心要在特定的感受状態下,才能對老子所說的道理有所體會。

基本上,傳統經典本來就強調,要對某種特定的原理體悟,人是要在特定的自我修為狀態,或是特定的「氣質」狀態才有可能。

正如同佛學會強調,某種理解只有在禪定的狀態下才有可能一樣。

從一種學術派別的立場而言,去論述如何達到可以理解 「道家」之理的心靈狀態,
其方法是要被說明的。
這裡就是實踐方法論的一種描述形的說法,即修行。


不尚賢,使民不爭;」

生命要簡單才能虛一靜,
要簡單,就不要去爭。
不要去爭,就不要給誘惑。
名利是最大的誘惑。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同樣的,
你想追某物的欲望,如果降到最低,
才有可能進入虛一靜。

王淮案:
一切可欲者皆不執著,則意不迷而心不亂矣。p16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站在一種教育的高度,
那麼帶領修行的老師,
要讓學生心靈簡單,不要讓心靈紛亂。

因之,用邏輯推演而言,
如果要讓最大多數的人都可能是虛一靜以體道,
那麼方法就是: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再提醒一次,
生命要進入特定的心靈狀態,才能對「道」的運作有所感受;
那不是單純用「理解推解」可以完全理解的。
所以,古典都要談修行,要談方法,
只有用方法才能進入特定心靈狀態,
才能去領悟那種真理。

這也不難理解,
沒有在「水中」你不能可能學會游泳。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7)2018/04/16 卷上第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7)2018/04/16
卷上第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這一章,是對「道體」的直接描述。

道體不是人在一般狀況下就可以直接體會理解清楚的,
而是要經某種「態度的轉移」,
借用胡賽爾的說法是從自然態度轉到哲學態度,
或是經過某種身體力行式的理解能力,即修行,
那麼,
其實,就真的很難用語言直接說明清楚。

都是用比喻的而已。

重點是,那種比喻,是要我們去理解 什麼?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就是一種本體論的說法,
也就是說,
道是一切的基礎。

既是一切的基礎,
那麼,
我們就應去理解、學習,道的作用和模式,來成為我們在世界做人處事歷事的某種「參考原則」。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但如何去理解 呢?

道體,不是某種外在的既存物,好像石頭一樣,可以讓你去研究的。
而是,
你本身就是道體存在的證明。
如果你願意去修行,那麼道的作用和模式以及效果,就會從你的個人的存在特色而被證明。
用我的話來說,是一種有效果的氣質修為。

因為是在你身上才能證明,而不是外在的既存物,所以是「湛兮似或存」。

似或存啊!

但如何讓道體在你身上駐存呢?
你個人的修為方向是: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這就是,無,就是放下自己是「真理中心的」那種想像。
你只是真理的追尋者,永遠的。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本源中的本源。

再來,你相信嗎?

哈哈,千萬不要急著說相信。
我們很多人都走過的。

只有你自己願意改變自己,
調整主觀(我)適應客觀(道),
然後感受到自己變化的那種力道,
才有相信的可能。

真的。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6)2018/04/13 卷上第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6)2018/04/13
卷上第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這句很有名,爭議也很多。

如果你不要就字眼的「情感函義」去做一般的道德價值判斷,這一點也不難解釋。

這是《老子》一書,用來形容「道」運作的客觀性,道必然產生應有作用的「不以人的意志 為轉移」之特性。

如果一般而言,水加溫到100度c就會沸騰,那麼這一現象就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如果一般而言,在水沸騰時,你把手伸到水裡面去,你的手一定會被煮熟,這是非人的意志可以改變的,這就是: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道」的現象呈現,就在這世界裡面,沒有什麼玄妙難解的怪事,
例如修行之後,所以你的皮膚就變成藍色的。
沒有,不會的。

生命的變化,因跟著道而來的變化,
正如同,秋 天來了,所以葉子就會變化一樣。

人,是在道中,跟著變化。所以,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

春天來了,只要你不去拔草,草一定長的綠成不樣像。但,春天 不就應如此嗎?

人只要跟著生命的自我變化之動能而來變化,自然就會美、就會有氣質,就會動人。
不要用人為的方法去強迫自己面對「外面給的意識形態」,你活得愈自在,愈不用心的讓自己自在,改變自己的力道就愈強。

王淮案:
動而愈出者,喻萬物之生生不已也。p26

草的綠不綠,跟你對著草說了什麼:無關。
所以,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5)2018/04/12 卷上第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5)2018/04/12
卷上第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這是對「道」的形而上的、先驗性質之描述。

在我們目前時代,用描述的方式要人家去相信「形而上 」「先驗」的XX,
是很難被接受的。

即使是現代學術也是一 樣,例如談先驗超越性、共在性的現象學,也是如此之學術情勢。

只能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但老子的所談的,基本上在你的人生體驗中,是會出現的。
因為,人本來就是先驗的形而上主體,所以人才會有變化;
而大理石(物)是不會有變化的。

人會變化,所以歷史會變化;
你可以在歷史或人的變化中,看到老子所談的那種不以人之意志 為 轉移的形而上力道之影響。

如果你有感受,你就會信。

如是你是會反觀生命成長的人,願意花一點時間,安靜的自我反思自我觀照的人,
你就有可能會對老子有感,機會很大的。

所以,這一本書,從古流傳到今。

但如果你是很忙,
忙著去「扭轉」外面的世界而完全沒有時間去「看看 自己」的人,
不管是所忙的是多偉大的口 號,
那和老子無緣。

王淮案:
所以喻道之虛無恬淡,變化不測。p28

人是變化不測的,
同學,
要相信你是可以考研究所的。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4)2018/04/11 卷上第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4)2018/04/11
卷上第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

老子一書中的原理,在文字的描述下,往往呈現出一種邏輯矛盾的論述樣態。
但,邏輯矛盾,並不代表無法理解,而是反而證明,邏輯不是人唯一能有的理解方式。

那是「辨證式」的理解。一種反方向式的,不合 邏輯式的論述方式,但卻指出了一種人世間的「真理」。

例如,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想像達到自己「自私」想法的目的嗎?
那麼,首先你就要「不自私」的去思考和設想,「不自私」的去行動,那麼最後你的「自私之目的」就一定會達到。

這是一種反方向的,非邏輯式的論述,是辨證。
但,人世間,多的是這種例證,這才是人世間運作的方式。

同樣的,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反方向運作方式。

於是,第一句是總結式的提示語: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老子一書,若你要能讀得順利,理論上,歷史類的書你是要多讀的。
因為歷史有很多例子,其運作方式和結果,都能給老子一書的道理作證。

從歷史例中,你相信了,你才能相信在人之上的一種形而上的「原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而且是和人的邏輯相反的。
例如,吃虧就佔便宜。

感受到了這種形而上的威力,人才會想去限制自己,
你才會想去「調整主觀適應客觀」(王淮上課語)。

你才會找到一種人世界立身處世運作上可思考的真正模式。

王淮案:
老子此處所言者,實為一種理性的詭譎,所表現者,實為一種辯證式的智慧。p32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3)2018/04/10 卷上第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3)2018/04/10
卷上第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
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這是老子談道家修行原則的一些描述。

道家的描述,往往是藉由大自然的一些常見元素特徵,
來說明,
人,這種動物,如果想要修行,
那麼構思的原則、心態的調整以及行為的方法,
可以由描述的大自然事項,
來進行思考。

第一句 ,很有名的。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你可以背下來,
如果你不知為什麼對改變自己有某種歡喜心,
對於修行這兩字有一種與生俱來親熟感,
那麼,
這句 你可以當咒語來背,
三不五時提醒自己一下。

很不容易做到,
往往失敗一百次,才有一次做到,
而且是在你經常提醒自己的狀況下。

但,如果有一二次經驗,
其實那就不得了了。

因為,
你會相信,原來人的很多「習氣」是可以調整的,
自己的變化是真的發生的,
原來,經典 講的,真的是古人改變自己的心得和歷程。

學會改變自己,
其實是不要讓自己不成熟的思想,以最大可能的力道來干預自己。

當你大四看你大一,你會覺得自己大一很不成熟,很好笑,很好騙。
於是你很清楚,障礙自己最大的是「自己」。
因為,你那時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需要改變的人」。

改變自己,是讓自己有彈性,可以欣賞「更高檔次」的人生姿態。

於是,人的舉手投足,就有可能: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
事善能,動善時。

這些都是指,你可以去「體會出來而改變自己的那個美好的自己之可能」。

美好的自己,不是來自己,而是來自己願意改變自己面向更好的自己。

最後,
你就有可能做到:夫唯不爭,故無尤。

不爭,談何容易?

王淮:「不爭之德」者,無心而自然。p38

無心,是一種心,一種更成熟的心。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2)2018/04/09 卷上第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2)2018/04/09
卷上第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

這是老子一書從人世間的經驗中,所總結出來的道理、原則、結構。
這道理是對「人世界」有效果的。而且是客觀性的有效。

除非你能不涉入那個結構,
只要一涉入,
你就會在那結構中走到底而無法脫離。

修行,才能讓你不涉入那結構!
「功遂身退天之道」,就是那修行之方向。

這道理是什麼樣的一種內容呢?
一、人世間的經驗現象是「流動的」,而且會往「物極必反」的方向流動。
二、這道理雖是在描述經驗界的流動原則,但這也是人的「心靈原則」。人世界是由人所組成的。人世界的現象恰恰是人的心靈運動結構。

水滿了就會倒出來。就是如此。
人也是。覺得你內心滿了,那任何知識和建議,都一定會被你自己倒出來。

河上公:持滿必傾,不如止也。

「止」,那是一種智慧和德性,才能讓你不會涉入那「反方向」運動的結構。

但如何可能呢?

不去「止」是人性的基本衝動啊。不是嗎?
有什麼人不是想要更多的已有呢?

拿了九十分了,你難道不是想要拿九十九分嗎?

退,談何容易呢?
心裡難熬啊!一口氣放不一啊!
所以,老子所看出的那個結構,才一直有效啊。

你沒有某種對自己的約束,對自己的修行要求,
基本上你是看不到,退與止,所能產生的好處。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這三個是同樣結構的人世間現象。

王淮案:
然則天道自然,固絲毫不爽。p40

如果你不相信,在你的自然生活態度之上,有一種形而上的結構是有影響力的。
那就是一定會走入那結構所為你設下結局!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1)2018/03/30 卷上第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1)2018/03/30
卷上第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道家談的某種「玄理(德)」,也是一種原理。
但為什麼被稱之為「玄理」,因為這種原理的運作,和我們所習慣的自然科學式的原理運作模式不同。

自然科學的,是和個人意志的運作無關。
但,玄理的,恰恰是和個人意志以及作為有關。
換言之,人本身就是處在於原理的運作過程之中,是其結構之一部分,
你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原理運作的結果與效果。

所以,玄理才會和修行有關。因為你的自我改變,會影響結果和效果。

現代物理學測不準原理就是如此,海森堡開始思考,難道是觀測的這個行為造成的影響?

那麼,個人的如何作為,會如何影響,就會進入討論範圍。

以下是老子舉例式的說明,說明人的自我調整所要調整的方向應是什麼: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大方向的抽象原理是「虛一靜」。
但在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中,會有不出的呈現樣態。

在返求內在的過程中,這返求內在的呈現,給了一種例子來喻說。

例如,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王淮案:
精神純一,心性柔和,是亦子之德,亦聖人修養工夫之極致也。p42

又例如,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王淮案:
此言吾人動靜語默之間,要能柔弱安靜,謹言慎行,勿爭雄長。p44

如此,人才能與玄理有最大的相應度,人才能對玄理的作用與後果,有與參與性的可能。人的主動性意義才能豁朗。

最後,講一句自我人生的感受語:
人如果沒有什麼形而上的、玄理式的可畏之情懷在自己的身上,
那麼人就不會欲望去改變自己。

不改變你自己,你的世界就完全不會動。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0)2018/03/29 卷上第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0)2018/03/29
卷上第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無為,或「無」的概念,在老子一書中是重要的「作用型」的觀念架構,
也就是說,
在現象界如果要去論及效果,
那麼核心觀念是從「無」出發來談及效果。

不只是現象界的效果論要從「無」來推論起,
人的「修行論」,也同樣要從心靈的「無」來說起。

但,「無」很難被理解,被了悟。
所以,老子用了不少例子來解釋,「無」是如何的在形成效果的過程中,起作用。

如果你理解了,感受了,那麼你的人生思考,不管是在那個方面,即使是「權力鬥爭」方面,你也會去思考如何讓「無 」起作用。

會用「無」,要智慧的。一般人,想到「無」,嚇都嚇死了。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想想腳踏車的輪子,如果中間不是中空的,「無」,那麼中間鋼條就無法被使用,輪子就沒有作用了。
輪子要有作用,就一定要有中間的「無」。所以,「無」是有用的。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容器如果不是「中空的」,即「無」,那麼容器就根本不成立。
容器之所以「有用」,就在於其能展顯「無」的作用和效果。

房子也是一樣。
中間要是空的,無,才能有用。換言之,房子之所以是房子,是要讓「無的空間」,存在。有「無」,房子才有用。

以上的例子,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無,亦即「給空間」,
無,亦即讓「事情可以去運作」,
無,亦即承認變化,才能讓人去成長。

有,就是「不變」,就是「既成」,就是「僵化」。

王淮案:
既知虛無之用,則以治身、治國,皆能大有受益。p48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9)2018/03/28 卷上第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9)2018/03/28
卷上第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這是一章很重要的「行法」章節。

行法,就是指一些你可以去「實踐」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你可以改變某種心靈的「態度」,
讓你的心靈態度,最接近可以「理解」某種道理的狀態。

這真的不玄密!真的啊。

你如果想學游泳,
你首先要進入到水裡去,
在水裡調整你身體和姿勢,
讓你的「心靈狀態」是一種在水裡的狀態,
教練教你的東東,
你才有可能理解。

最重要的是,理解完要練習。沒有練習,什麼也都游不了!

同樣的,
老子一書中常常強調的「虛一靜」是心靈狀態,
沒有這種狀態,
你感受不到,理解不了,老子所談的「道理」。
正如同小學生無法理解代數方程式一樣。

讓人可能有那種心靈狀態的「身體調整」,這章就說明了可能的方法。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說的很清楚了。

但你也很清楚,你幾乎不可能有一點實踐上的意願和機會。
所以,
你不要笑老子書的內容,
真正的狀況是,
你根本沒有那種心靈狀態,可以去理解。

如果,你對我這一系列的書寫有某種感受,
你想更進一步的去感受那種老子書中道理的「明晰性」,
你就必須在身體狀況上去調整成那樣。

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那些有讀書經驗的同學,你們大概可以感受到,
你們在不知不覺中,
其實把自己的生活,逐漸調整地走向這方向。

道理如此,這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王淮案:此兩句為全章之主眼。
這句王弼解的好:
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
p51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3 卷上第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3
卷上第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

這是很有趣的一章。是對道家修行「下手處」的某種範例說明的一章。
但舉的例子是很有啟發性的。

下手處,指的是就你可以有感覺可以去思考去實踐的地方。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不只是辱,而且是寵,也都是要「提心」一下。為什麼 ?因為辱,我們容易提心,而寵,我們往往不容易。

提心,是指,是不是我們有什麼特別的欲望,所以這些「寵辱」於是就自動來找我們了呢?

有心有為,一向是道家「大戒」。故,「貴大患若身」。

老子有做了說明,為什麼寵辱皆驚,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為什麼會擔心來擔心去呢?因為,我們無法忘記自我的各種計較與計算: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最後一句話,是古人一句話的道家翻版,即「古人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人,一個人,能夠貴修身,貴修行,才足以寄天下。而不是天天喊著「要為別人」的那種人。

真正愛惜自己生命自己靈性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同理心,把他人也當作是像「自己」一樣的人,來尊重,來與之共事做事。

如果是認為可以為某種理想而「不惜自己」的人,也絕對會因「那種理想」而把人當「物品」一樣的消耗掉。

真正把人當作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通常會「寵辱皆驚」,而把天下之人當螺蟻的人,往往是「寵辱不驚」。

這裡很有趣,往往和你直覺的相反,但這世界就是這樣的呈現。
你可以擺在心裡,去觀察,去警愓自己。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2 卷上第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2
卷上第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這是老子對「道」本身,正面進行描述的一種文字呈現,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居所」,正是如此。

王淮案:
此章完全為本體之描述。p56

「道」是經驗界存的根據,也是經驗界運作模式的結構底本。

經驗界奠基於此,是經驗界的本,因之,對經驗界的描述和思考,本質上就無法直接說明道。

所以,以指指月,得魚忘詮。此是,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因之,如果強用邏輯語法結構來說明,一種說法是,王淮案:道德之絕對性。此即,「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道,如果真的需要被存在者(此在,人)去注意到什麼的,那是因為,它必然作用於主體,去變化主體。

此是客觀性,變化與作用,就是主體的本質,而不是屬性。
所以:「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是指,道的超越性,亦即它的作用要發生,是 在你的意志 之上,非人力所為也。

但,這很重要,
人,這種存在物,這種主體,
卻是可以「體悟」道的。
亦即,人對此種超越性的存在根據是有認知上的潛能。

所以,人對道可以「感而遂通」。此是,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既是「體悟」,就不是「純粹」推理思維之事,而是要輔以透過「直觀」此種認識功能來加以通達。

但直觀不是馬上就有的那種感知直觀,而是範疇直觀,一種對抽象普遍性的直觀。
這需要「修行」的過程段練,亦即對主體的自我要求之某種狀態,才能達致。
用胡賽爾的說法,從日常生活的態度轉向哲學態度的一種自我「懸置」的轉變。

如是,方能:以簡御繁。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7)2018/03/21 卷上第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7)2018/03/21
卷上第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容;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

這一章,形容的是,對道家所提歷史社會人性的道理之實踐過程,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觀。

換言之,這是對實踐論過程的描述與說明,這對「修行者」而言,是重要的參考說明。

老子說,他勉強形容一下,「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王淮:
「微妙玄通」不是形容詞而已,相反的,那是對於道作用模式的一種說明:所存者神,所過著化。p60

生命,若不是獨斷獨為,生命,若是有「向上」之玄妙企圖,那麼這一向上之過程,就必然要有章法,否則也何足以談生命的向上。

對章法的信賴與實踐,在人的作用過程,就會有如老子所談的那樣的各種樣態: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容;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注意,就是一個「若」字!

老子強調虛靜,虛靜是「手段」,透過這修行手段,人可以「有道」。手段,就是「若」。

為什麼一定要「若」?

若,是反方向,反迴到自己內心的清明,這「內心的清明」卻是要讓你「向外看得更遠」。這是「人」的存在結構。

向內的虛一靜,才能使內心有流動感,才能不斷推陳出新: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6)2018/03/20 卷上第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6)2018/03/20
卷上第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這是老子對於「人」如何可能體道的「方法論」的另一種表述。

提出方法,說明了過程,論述了後果成效。這是實踐學(修行,功夫)的表述方式。

「致虛極,守靜篤。」
這是實踐學的方法上的總綱。在這綱要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因為個人根器不同。

王淮案:
「致虛極,守靜篤」兩句,蓋修道者「明心」之工夫也。…唯有吾人之心靈虛靜而清明,然後才能夠悟道(知),亦才能夠體道(行)也。p68

換言之,心,必須在特定狀況下,才能對某種特定的「原理」進行認識理解之可能。

「致虛極,守靜篤。」是老子一書所要求的,人要才實踐而致的特定心靈狀態。如此,對「道」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後的遂行,才有可能。

以下的說明,是對「道」這種要被認識之物的一種總體式描述: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也就是說,虛靜的心靈狀態下,你就有能力可以去感受到,親自的去感受到,道的這種運作特性。亦即道的規律。

道家強調「體用」。各種現象(用)的背後,其之所以是如此現象的那個運作模式是什麼,就是體。

但,這體,卻不是「理智」認識的來的,文字的表述,只是描述而已。而必須是某種感受,直觀而來。你會當下依之而行動的某種感悟之理。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幾句,說明了,依道而行的效果,或者說,後果。

來,
想辦法真的讓自己「「致虛極,守靜篤」一陣子,然後你就會感受到:奇怪,有某些道理你以前怎麼會無法感受而理解。

這些道理是如此的有用。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5)2018/03/19 卷上第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5)2018/03/19
卷上第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如果,道家所講的道,是具有形上學意味的道。

這種經驗界不能直接「看到」的理,
而且又是會跟歷史社會作用變化一定相關的「理」,
是會被人世間的人們如何來認識呢?

大概有三類,
第一種類的人,「知有之」,但更重要的去實踐它。實踐所來的作用以感悟而理解,更重要。

所以,這種類型的另一種說法是,王淮案:
任無心而自得,放無為而自然。p72

第二種,「不能無心無為,則必落入有心有為之層境」,所以,親之譽之,表示花更多的力氣在「非實踐」方面,可以說,是花更多時間在宣傳教化上面。
但,還是相信的,只是實踐的功力上不到純青。

第三種,「畏之侮之」。對那種「形而上」是不相信,而且還會嘲笑和對著幹。

這我們常看到,就是絕對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聰明,自己的權力,自己的「理念」。
天底下,除了自己,毫無「可畏」之處。

所以,聖經: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孔子:君子有三畏。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河上公:
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以不信,而欺君也。p74

一個人心中如果沒有什麼「可畏」的,那麼在這種心情之下的各種作為,日子久了,慢慢的就沒有人會去相信那個人。

簡單說,喊多了,做不出來,就沒有人會去相信。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句是最高層次的了。

一個人,如果,
做成功了什麼事,但大家卻說那是不應該就要這樣的嗎。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4)2018/03/16 卷上第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4)2018/03/16
卷上第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

這章,大概是難搞的一章了。

這是老子和儒家傳統概念中,相突衝最大的地方,
看起來啦,看起來。

好像老子都跟儒家中的仁義、忠孝,唱反調。

來,
老子一書出來時代,恰恰是傳統禮法的「負面」負作用明顯發生的時代了。

古代的掌權者,就愛用「禮法」這血緣式概念,來維持社會穩定,也可以說維持政權。

正如同我們愛用自由民主法制正義等等現代形的「概念」,用這些來「定」別人的對錯,例如衝一棟政府大樓,說一段什麼話,是不是對,是不是可以等等。

現代形的「概念」這也是要維護目前的「政權」,
只是政權不再是血緣式運作的模式,而是資本主義模式運作的政權。

禮法有正反兩面。正面,人可以穩定的成長,可以在穩定中讓生命長出最美的樣子。
反面,「過頭了」「強制太過」了,就成為壓制的工具,成為人的成長的障礙。

老子,在「禮法」如此強大的時代,不斷的在說出禮法可能的負面的作用。

什麼是仁義,人與人之間,如果有什麼自然的交往關係,就是仁義。
當文明發展了,人與人競爭了,想要權力了,於是人與人的自然性就不見了;
恰恰就是那種人的自然性不見了,所以那種要強制的去維持社會運作的禮化,就更加被提出了,也正是如此,禮法愈被強調,恰恰是讓人有掩飾與利用的機會了。

禮法成了謀權與鬥爭的工具和意識形態或普世價值,如同現在的自由民主法制正義等等現代形的「普世概念」。

正如同,愈沒有真正的感情了,你才要一直跟對方說我愛你。

所以,對老子而言,仁義、教慈、忠臣,都是「反指標」。

那本來不是不好的東東,
但就是因為實質內容在社會沒有了,所以才要一直強調一直強調,一直形式化,讓那些變成權力的工具和意識形態,來維持社會穩定。

喊愈多的,愈沒有實質了。
不是那些價值不對,而是那些價值被表現的方式;喊愛XX愈多,大概都是對XX愈沒有真正的愛。
更慘的是,那些XX,都是變成審判別人的工具。

本來是要讓人變好的東東,最後成為壓迫別人的東東。
這就是文明!

這是老子對歷史社會的觀察。

不是嗎?有點道理呢!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3)2018/03/15 卷上第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3)2018/03/15
卷上第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這章是道家和儒家開始產生具大差異的地方了。
就一般狀況而言的大眾,這也是「講什麼東東」的地方。

建議,
老子一書,從來不是官方被認可的政治思想教科書。
二千年下來了,一直有人讀,一定有他的道理的。
所以,如果不懂,最好「懸置」,對你以後比較好。

「絕聖棄智」,這是指一個人都不要讀書,最好是文盲的天真樣嗎?

當然不是。
那是指,我們不要用我們所讀到的某種道理,於是就用那種道理當作「天條」,就去要求別人要跟著做。這是對人民最大的傷害。
如果書讀的少或不讀書,這種狀況就不會存在。

在歷史中有數不完的例子,自己想想就有,什麼純粹XX,進步xx,XX圈,XX制度,XX正義。

「絕仁棄義」。這也一樣,倫理要求過頭了,就一定是「以禮殺人」。正如同歷史中的,以自由殺人,以上帝殺人,以正義殺人。的例子,…

「絕巧棄利」。天天想賺大錢,就一定會去鑽各種可能的法律空間,…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老子,更在乎人能不能活得「很自然」,很自然的像一個人。人文教化,都一定有弊面,老子很不客氣的指出來。

蘇子由曰:
見素抱朴,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其性。
p80

我很喜歡「天下各復其性」這句 ,這 樣,人就不會被別人眼中的正義而壓迫。那是最大的傷害,用道德而來的傷害。

但,你有本事讓別人「各復其性」嗎?
沒有啦,那要修行的。
你大概都是要別人跟著你的正義!

所以我個人喜歡阿多諾,他有星叢理論:在每個星座中,每顆星星都是星星。

所以,你又hight了嗎?因為你都覺得你是在追求自己。
不不不,你是在追求這個社會中所給你預設的那個 「你認為是自己的自己」。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2)2018/03/14 卷上第二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2)2018/03/14
卷上第二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這章很難懂。
如果你有「感通」,一通百通;如果你要用形式邏輯推理去講清楚,如我現在所做的,那我就儘力就是了。

「絕學無憂。」
這不是要我們不要讀書。好像有 一些人老愛講的,老子是反智論。

來,
知識愈多,人的煩腦就愈大,人就有更多的事可以煩腦。這是基本事實現象,老子只是如實的講出來而已。
這是一種基本現象描述。
本來如此,跟反智有什麼關係呢?

再來是,如果人有這種不可化解的知識與煩腦共構的現象,那我們要如何去面對這一現象呢?

人如何在一定有煩腦結構下最好的過日子呢?

這裡涉及到,怎麼去看待煩腦這一現象的觀點角度。

煩腦是人的心裡中的「小波浪」而已嗎?只是要抹平而已嗎?只是一個可以割去的小腫塊?

還是說,煩腦是一種人的存在結構,既是結構,煩腦是一定連結著什麼東東。於是,那麼處理煩腦就可能是從結構中「解脫」之可能,或是從煩腦中去展現更高智慧之可能?

將煩腦當是和知慧/解脫的共構式結構現象的呈現,是老子的 看法,也是傳統果東方哲學的方向,如佛、儒。
這點,西方的存在論現象學之海德格爾也是如此肯定:煩腦是「在……之中」的結構式現象。
從煩腦超出,就是本真!

以下,就是如何超出煩腦的老子之藥方: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總之一句 ,和煩腦在一起,而又不被煩腦挷死!
如何可能不被煩腦挷死?
因為生命中有「可畏」的東東!

讓生命充滿「可畏」的體悟,那麼你就可以乘著「可畏」之船,在生命的煩腦河中,隨波逐流。

但,談何容易呢!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1)2018/03/13 卷上第二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1)2018/03/13
卷上第二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

這是對「道」做某種進一步描寫的文字。文字很美,但大概難真的能夠理解。

應說,古人,對於「理解」的定義,是和我們目前不同的。

古人是,用一種比喻,透過這種比喻讓你有感,讓你可以因之而可以據之而行動或規畫,這就可以了,就是理解。

我們受現代科學影響,大概凡事都要「數學化」,用數學化的方式來表現出來,能用數學化的方式來推理出來,才能算是「理解」。

有些事,是無法被數學化出來的。例如,美。

道,亦然。因為,數學化是「道」一種可能呈現的形式而已。

但, 既是談「道」,那基本的原則就是對某種「同一性」是有所期待的。再來的問題是,這同一性如何被理解?如何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古書往往不會直接描述道,因那是不可描述的,而往往是用某種作用後的經驗現象,讓你來「藉由此」而體悟「道」的作用。

從作用中,來感受來思考,你和道的關係。所以「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是(王淮案)言:
真人之容貌寂寞恬淡,深不可識也。p89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這幾句是說,
本質是無法被言說的,只能透過其作用後的經驗現象來肯定道之作用和存在。象,物,情,信,準此。

如果你因之而對道的「同一性」有某種感受,你理解到,你感受到,去「依」著道而行,是更好的指南。所以,「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但你會問,人呢?人的主體性呢?是不是不見了?
來,只有人,才能體道。
這就是人的主體性。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0)2018/03/12 卷上第二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0)2018/03/12
卷上第二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這是很重要的一章。

如果你對所謂的「修行」沒興趣,卻有強烈的「入世」情懷,那麼這一章,
如果你有幸碰到,
裡面的內容,你又是能有所「直覺」的覺的是那麼一回事。
那麼請你背下來。

讀老子的人,如果不是往修道上走,就一定是非常權謀之人。

這是一定的。

我從來沒有覺得「很權謀」有什麼不好,看你的目的。
反正我相信,天道好還!
權謀對別人,別人就不會不這樣的對你。否則就太對不起你了。

為什麼,一定會權謀。
因為老子所談的是「客觀性」的社會歷史性真理。
必然會有真實效應。只要你做得到。
權不權謀,在於為自己還是為別人,而已。

但,就修行而言,生命的軌跡也是如此運作的。

就是因為生命的軌跡也是如此運作,所以社會歷史才會有那種客觀性的運作。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
王淮案:
此四句實為說「手段」與「目的」之問題。全、直、盈、新,為所欲達到之目的,曲、枉、窪、弊,為所欲採取之手段。

這種,反者道之動,模式,是道家的特色。
很多大人物都懂這道理。

拿破崙:愈遙遠和愈彎曲的道道,往往是最佳捷徑。

李維哈達:正面進攻是差的戰略。

等等。

生命的軌跡也是如此。你要等待,安靜,要無欲、要虛已,是為了能達到更是本源的自己,那是更有活力更有智慧的自己。
但過程都是曲繞的內向式的探尋。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句話我不解釋了。

如是你是那塊料,你直覺就會有感。

想要,在人之上嗎?想要天下莫能與之爭嗎?

來,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9)2018/03/09 卷上第二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9)2018/03/09
卷上第二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天)者,同於失(天)。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我年輕時讀老子,
第一次,這書中有一句話,就這麼的讓我內心敞亮了起來,就是這章。

之後,我就知道,我找到去理解老子的基石了。

讀古典就是這樣,必須在不斷的忍耐與承受中,找到那讓你心中敞亮開來的第一句。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就是這句。

對啊,飄雨與驟雨,是一種形容詞,形容某種忽來乍到的強烈心情、情緒和行為,
正如同下大雨不會下「一整天」,雨愈大,下的時間愈短。
那麼,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老子的比喻是不是合乎人生事實的現象發展呢?
我第一次有感受了。

所以,希言,自然。

生命有其「道」,也稱之為自然,我也稱之為「客觀性」。
生命從來不是你想如何就去如何,
更多的是,
你想如何以後,有些「後續反效果」是必然會來的。
這你有感受嗎?

所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天)者,同於失(天)。」
既然,道具有客觀性,那麼人的主體能動性與這種道的客觀性之間,其關係模式又是什麼呢?
如上。

傳統概念中的「體用」就是如此。
感受到了客觀性,你願意去讓自己的生命散發出那種客觀性嗎?
那種客觀性,也是你生命中本來俱有的,正因為也是本來俱有,所以才能談「感通」,感而遂通。
讓客觀性在你生命散發出來,也只是讓你的生命散發生某種「俱有客觀性」的生命自然。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8)2018/03/08 卷上第二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8)2018/03/08
卷上第二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章,
每過一陣子,我都會回來讀讀看看,
看看自己,
這章,總會一直讓人有不斷的感觸。
就像鏡子,照映著你自己的不舒服處。

人終歸要認識自己,讓自己活得像自己,像一位可以自己不斷超越自己的自己。

捨己求外,讓自己長得像外面流行的意識形態,就像「踮起腳尖,跨步行走」,這種有心的不自然,你能撐多久呢?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很簡單,很多人講,你也看得很多這種人,你也知道這樣不太好,
但你做不到。

自見,自是,自代,自矜,是自炫其智,其心,其德,
王淮案:
有「我」之故也,此兩者非道,故終必引生其自我否定。p102

換言之,一種會有負面效果的反作用力,就「一定」會產生。一定哇,對一定。這是客觀性。
而且是「自我否定」。

以上那些人性的某種現象,很常見,但沒辦法,人性如此。所以,負效果也一定會有。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如何去化解,在於自己的內視,在於自己的自我要求。
雖然,很也難做得好。

但這不是向外要求,而是向內要求自己。「總是可以做的」。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7)2018/03/07 卷上第二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7)2018/03/07
卷上第二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這是老子一書中的某種「本體論」的論述。

喜歡讀書的同學,可能忍不住要用希臘哲學中的各式本體論、宇宙論的想法觀點,來比較一下。

但,老子一書,所注重的是社會性、歷史性以及人性的某種普遍作用模式,而不是外在自然界的運作原理。

希臘哲學的思考精神是去思考「自然界的」生成原理。這一點和老子是大不相同的。

但,老子一書,的確是用大量對自然界的描述,來轉喻式的說明,道家之「道」在人文性方面的運作模式和作用。

這二點差異,還請深思的同學,好好體會一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社會歷史性作用之道)是獨立於個人意志的。我也常用「客觀性」來加以說明。
人,不可能影響道的運作模式和作用,
但,如果,人能夠在自己的行為中是合乎道的運作模式,
那麼道的作用,就會「效果」出來在你的身上。

換言之,人和道的作用之間,是有某種實踐論上的「互動式」「對話式」的相關性作用,傳統的術語是「體用」關係;
而不是如同與「大自然」的關係,是不可更動的。

王淮案:
此全為狀道之辭,所以喻「道」之體用也。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是生成論,亦即道的「作用模式」,「遠」與「反」,就是「反者道之動」,或著說,「物極必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與道的關係是「體用關係」,是有某種交互作用的相互關係,所以「王居其一」,即,人也是道的運作模式中,結構中的必要份子。
所以,「修行」才有可能。這是修行作用理論上的必然性之論述。
人的「修行」,可以影響自己,也可以改變社會人文面的外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指的並不是「大自然」的那種自然,而是人性內在的 「自然」。

因之如此,所以「感通」這二字,才能在古典學問中有意義,而我們在自己的生命運作中,也的確能感受某種「感通」之發生。

感通之當下作用,讓人越出自己,讓人有超越自己之可能。所以,人才有修行之本質。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6)2018/03/06 卷上第二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6)2018/03/06
卷上第二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

這節,很專心的在談修「道」的方法。是實踐論的內容。

我們常強調,道家所談的「道理」,是具有「客觀性」,也就是說,道理是必然的作用於現實經驗世界。

但,要如何,這「道」理作用時的「正向效果」的可能性效用,是會落在我自己的身上呢?

你要某種實踐,依一定方式去實踐,實踐於某種有關於自己「主體性」的改變,道的正向作用才會在你身上顯現。

這是修行。

關鍵點是:要去改變的是「你自己」。你改變了,正向作用就會在你身上呈現。如果是別人變了,則任何作用和你無關。

「重」與「靜」,是自我去改變的方向。

王淮案:
此兩句言修道者建立德性主體之要領。「重」與「靜」皆就主體之「心境」而言,謂「精神」之「凝歛」也。p108

那麼,方向談出來了,而實踐過程呢?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終日不離,對,這有多難啊。是的。所以,很少人能享用到道家的效用。

既成重與靜之主體德性之建立,外在的「榮觀」,不足以累其心。

真的不容易啊,所以老子最後再感嘆一下: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5)2018/03/05 卷上第二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5)2018/03/05
卷上第二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這章我是在很害怕的心情之下進行「強解」的。先說一下。

之所以如此,乃在於很難用合理形式邏輯的語言表達方式,來把「意思」呈現出來。

但,這樣的章句,你是不是能有一點小小的體會,這體會是從「文字」裡而再帶出去的某種意在言外的體會,往往是你讀老子一書是不是能有點味道的某種測試紙。

邏輯上這顯然是不通的句子,例如「善行無轍迹」,這怎麼可能?
任何行為必然留下軌跡,沒有軌跡就一定是沒有任何行為。怎麼有可能是:沒有留下軌跡的行為呢?

老子中,這不是對外在現象的描述,而是藉由外在現象的描述來說明一種屬於「道」行的「行為中之心思活動狀態」。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是對應者如下的心理狀況:
「無為而自然」、「不言而自化」、「無心而自得」。p110

釋憨山曰:「
聖人忘機特物,有霸群生。然以道為密,不設網羅,而物無所逃」。p111

這裡的關鍵是,不要強用自己所「聰明」,而是「觀」「照」局勢之變化。
「照」,不是推理,不是厲害的推演,而是一種對局勢之「直覺」,或「單絕純注意」。
注意,局勢要先有,人只是「觀照之」於局勢;
而這種直覺是修行歷練後的某種「非神格化」的先驗直覺。所以是「明」。
局勢在先,觀照在後,所以是「襲」「明」。

你相信,你有一種不用推理,只是「觀照」這樣的一種「認識能力」嗎?

釋憨山曰:
「不過承其本明,因之以通其蔽身」。
「莊子庖丁游刃解牛,因其固然,動刀甚微,劃然已解」p
112。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4)2018/03/02 卷上第二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4)2018/03/02
卷上第二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老子一書,在描寫一位道家原則實踐者的心路歷程,或是說心路摸索的過程,所給予的指示或暗示,往往是用「自然現象」來說明。

但,用自然現象來說明,只是為了讓讀者易於領受,而不是說「道」的作用模式,「就是」大自然的運作模式。這點你要多去想想。

禪宗常說以指指月,在月不在指。道家這種言說模式亦然,心靈運作模式可以用大自然的現象來說明,但心靈不是大自然。

大自然是「自動」運作用,道的運作模式若要能讓主體有所收益,主體是要去「實踐的」。兩者不同。

主體去實踐的臣服於道的作用。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這句就是如此。

例如,什麼是嬰兒?完全的呆呆式的存在嗎?那是白癡。
來,王弼:
「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嬰兒是指有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不是「推理式的」「形式邏輯式的」判斷作用,但仍會作出判斷。
嬰兒如此啊,嬰兒會判斷,但不是推理的判斷。
人,有這種能力的。
但這要去練習,正如同打坐一樣,你要去練習。

王淮案:
且唯其能虛「心」弱「志」而貴其「柔靜」,故其「神」日全,而復歸於「嬰兒」也。p114

這種道家心法實踐起來,經驗界的樣態會很像是如此: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虛心弱志,人才能有能力容納「矛盾面」。矛盾面是「人世界」必然運作用的「基礎」。
我們傾向於不去看它,但老莊要你去真實面對它 。所以「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但要「虛心弱志 」才能面對它 。

如果你有受西方哲學訓練,這其實也就是現象學的「視域」 模式。

被凸顯出來呈現於主體視野的東東,其「旁邊」必然有模模糊糊的東西撐著,才能凸顯出來。就像,一個圖的圓心,要被認識,圓心外的東東也是「必然」需要的。只是你慣於去忽視它而已。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這句話我不解釋了。
這是老子的文化哲學。

老子對文化表面看起來採取「負面的態度」,這沒錯,看起來如此。

王淮案:
此句顯然是遮詮,非表詮。

老子更愛談「文化」的負面效果。

愛談一個東西的負面效果,並不必然是否定這東東。讀者慎辨。


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3)2018/03/01 卷上第二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3)2018/03/01
卷上第二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

人,活著,永遠活在二難之中。總是在兩邊交迫的矛盾之中,總活在這邊也有道理,那邊也有道理之中。

道家亦然。

雖是去私、無為,但,人活著就是在「人世間」,就是要有抉擇和判斷,那麼,如何呢?

「不得已」。這是道家的「有為」理論原則。

不過,這世上,人人都說是因為「不得已」而做某某,不是嗎?

是真的不得已,還是某種欲望,只有當事者知道。
但,「天道好還」,什麼心態,自有什麼後果。

所以,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天下神器,「不得已」而為之。一有私欲,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這是道德訓示嗎?還是說,這是歷史社會必然的原理,會有真實的作用產生呢?

這無法用類似自然科學的理論性效果證明,但是,如果你愛讀歷史,史跡班班。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這是老子藉由自然界的描述,來說明「歷史社會」之運作也有某種客觀性的原則。
即上面所說的「不得已」,「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即是歷史社會的原理,亦即,人,很容易在自然的狀況下,就會不知不覺的自然走入「為」或「執」。

如何最大可能的跳出這種人性的迴圈呢?「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如此,人才能有這樣的一種「性質」或著說「性格」「德性」出來:
(王淮案)
在「德」與「智」兩方面呈現此種兼容並蓄之精神,對於事物永不偏執。p120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2)2018/02/27 卷上第三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2)2018/02/27
卷上第三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這段也很有名,有幾句經典名句:
其事好還;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等。

先談,「其事好還」。這是佛學中的因果觀念嗎?
不是。

但,這是老子從人生歷史經驗中所歸納出來的現象,也就傳統觀念中的「 報應」,一報還一報。

迷信嗎?看你啦,我不想辨解。但,歷史往往就是如此呈現。天道好還,天道好還啊!

大軍之後,必有兇年。這也是歷史事實。多看歷史,就知道了。

但,大軍,未必一定是指戰爭啦,各種要修理別人的欲望和手段做出後,就必然會如此。遲速早晚!

老子本來就是一部對歷史經驗歸結出某些原則的書,雖然多是用「自然現象」來描述,什麼驟雨不終朝,等等。但其所指涉的,卻是人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某些規則。

再來的問題是,人可以打破這些規則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嗎?

這個問題,要你自己去多看歷史。
只要你看到人類這種動物的歷史,是有如此的相似性以及重覆性,你就會對「歷史」產生敬畏,就會收攝自己。

要有敬畏之情產生,不容易啊,同學!切莫小看。不是你想要有就會有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不得已,勿強。這是老子一書中的心法。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嚴幾道曰:
秦有白起,楚有項羽、歐洲有亞力山大,有韓尼伯,有拿破崙,最精用兵者也,然有不早已者乎」p123。

歷史現象就是經驗界的,人是活在歷史的,只要是歷史經驗界的人,就此,

王淮案,

一切事物發展服從一種物理學之「強度原則」,而為一拋物線之趨勢,…凡屬拋物線之發展,有其顛峰狀態,亦有其衰竭現象,此即所謂「物壯則老」。p123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1)2018/02/26 卷上第三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1)2018/02/26
卷上第三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

這是老子對「軍事」的態度:兵者不祥之器。

兵,不一定是專指「軍事戰爭」,任可衝突,商業的,人際的,到最後的解決方法如果只能是「消除對方」,也就是不容他人。
那麼,這樣的發展,引起這種發展的心態:不祥。

不祥,是指,在勝利之後,「某些更大的負面效果」,無可避免的會來臨對勝者之一方。

因之,佳兵,即很有戰爭威力的東東,要不祥的視之,因為,久了,手有佳兵,很難不去「樂殺人」。

有「樂殺人」之心態,即別人都一定要臣服於我的心態,這樣的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但,基本人性是這樣的:如果你有佳兵,也可以說,資金、聰明、計謀、人力等 ,如果你有這些優勢,
人,對是人這種生物,很難不會去想要「修理別人」。

故老子戒: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想要修理別人,到樂殺人,是一條高速公路。二戰即是範例。

原本只是「 資源的爭奪」,最後,則是以「殺多少人」為高興!

人類!啊!

王淮案:
貴愛其身則可以寄託天下者,豈有樂殺人而可以得志於天下者乎?

能不樂殺人嗎?這是要修行。
修行的方向是「貴愛其身」,尊重「自己生命」的人,才會將心比心,把他人也當成是人。

一天到晚喊大口號的人,往往最易把別人當成「可處理的物」。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0)2018/02/22 卷上第三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0)2018/02/22
卷上第三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

這是一篇論文,談道家對「道」的經驗作用模式與效果之合法性威力。

道家一向用「大自然」的作用,當作對道之作用的一種寫意的表象描述。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川谷與海,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效應樣態,會是什麼樣呢?

王弼:
川谷之以求江與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p130

海,無心。但,川谷也「無心」的一直向它 靠過去。這是「道」效應。

王淮案:
喻體「道」之聖人,守朴無為,則天下之百姓莫不歸之。p130

生命修為如果達到某種程度,「自然」會有一種吸引力。自然的哦,不是刻意出的來的。
那種吸引力,也自然也有人感受到,會形成吸引力的效果。

對道家而言,那種修為是「守朴」。

這比較難被接受。因為,一般 人都是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不管是外表的或是思想觀 念的。

守朴,也能吸引力嗎?你要不要試看看。威力超出你的想像呢!

但,容易嗎?難。所以,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如果你做得到,效果自然來。精準的跟算數學一樣。

守朴,為什麼有效果?
因為這是人性中的,內在本有的,所以才會有吸引力。
只是,你「熱鬧」習慣了,你不相信那種「安靜的鳥樣」能做出什麼。

守朴的人性,這種「自然」,有如: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像下雨一樣,政府不用下命令,水就會自己平均地流。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但如何守朴?
這句 你就看看就好,我也做不到。但這是方向:知止所以不殆。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9)2018/02/21 卷上第三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9)2018/02/21
卷上第三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

這是談修行老子之道的「行法原則」。大概了解了這些方法的樣態,你才能跟著去做看看。

為什麼要做看看,因為你想改變自己,並且藉著改變自己得到老子所言的各種生命的社會的「效果」。

改變自己本來就很難,這時代猶難。
因為我們都被教育成要「表現自己」,「要展現自己」。
這也沒錯。

但所謂的表現自己是「什麼程度下的自己」呢?國小的國中的高中的還是大學的。

大學生,大概自以為很好了,好好表現自己就是不得了了,這世界就應給他一個諾貝爾獎。

沒關係,畢業幾年後再回來看,你就知道了。我也走過啊。

所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們罵人批判人都很厲害的,這沒有什麼不對。
但,我們幾幾乎乎無法看到自己的「缺點」。

這很簡單啦,人生如此。誰有能力看得到自己呢?這是認真講的。
因為人「天生的認知結構」,就是向外尋找「對象性」的對象。
人是沒有「習慣本能」的向內自己去看自己的「認知習慣結構」。
因為,看自己,是「自己批判自己」,這無法形成對象性的意向性,不是向外看的,所以,人幾幾乎乎無法去看到自己的「XX」。

所以,「自知者明」。明,哦。
看別人只是「智」而已。
智是判斷的,而「明」是「內觀的」。
這是兩種不同的「認知系統」。
所以,內觀,是修行的方法。

怎麼內觀?晚上,安靜的讓自己安靜下來半小時。你的「內心」會自動浮出很多「感受出來」。看 看那些感受啊,就言樣看。這是內觀。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
這三句一樣。自己迴向的看自己。

因為太難了,所以,「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要有志,要久。亦即,要不斷的去提撕自己這一方向。

修行的效果:「死而不亡者壽。」這是表意的說法。亦即,真的走過了這一路,你才能肯定生命的「價值性」。

人的「價值」。嗯。你真的能肯定人有價值?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8)2018/02/20 卷上第三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8)2018/02/20
卷上第三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這段,又是一個總說式的提綱。

先來看最後一句: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類似的句子,在老子一書中,反覆出現。

年輕時,讀老子,有時甚至覺得煩,怎麼老是出現。知道了啊,講了又講。

慢慢的年歲增長,才知,這不是要讓你「知道的」,這是要提醒你的。

不斷的提醒。那意味著,那有多難,跟直接的人性有多麼的「對著幹」。

正如同很多佛學經典一般,例如金剛經,同樣的句子一直重覆,一直重覆。

因為,那不是要你去理解的,理解無用,而是要你去試著做看看的。

要能讓自己「以其終不自為大」,有多難啊!

但,注意哦,老子一書都不是只是道德性的提示,而是具有「會產生效果」的人性社會教案!

***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王淮案:
此兩句特就道之作用言,喻道用之廣大普遍。p.137

作用哦,作用。

修行,換言之,去調整自己的「生命心態」,不是要被人稱讚的,那才是真的沒有用。
而是,會在社會運作用產生真實的作用。

就是這種作用: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大家喜歡靠著你,喜歡貼近你。

「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自己的調整,是「小小的」,但最後的作用是「大大」的。

所以,成功調整後的作用,往往被稱之為X大大的。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7)2018/02/19 卷上第三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7)2018/02/19
卷上第三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

這是在描述,如果你對道家有興趣,那麼道家所談的那些東東,你學習的過程可能會有的反應。

換言之,它先跟你說了,如果你讀不下去,剛好而已。因為你過慣了很「嗆」的日子。「淡」,你會活不下去。

而最「嗆」的是政治。

***
天下往,是指大家都會喜歡跟著你。這是應效。

如何可能?要「執大象」。

大象是指:(王淮案)「人君誠能守無為之道,建無私之德,則天下自然歸之,如水就下」p139。

其實也不難。你過年回家,那種一直啐啐唸,一直「有想法」的「長輩」,你不要想去他旁邊的。

如是。

能安靜能聽得下的長輩,你去那裡很自在,你就想去,這是「往而不害」,當然就「安平大」。

但,你做不到,如果你變成長輩的話。修行,難在做不到。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最後一句,來看看天才王弻解法,難怪他是解老必讀的:

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樂與餌應時感悅人心也。樂與餌則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無味,視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悅其目,聽之不足聞則不足以娛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


這就是我愛說的「草莓蛋糕」的比喻。
很好吃的,很順口的,不管是物理上的、心理上的或是思想上的,大概都是有問題的。
都是讓你爽爽的忘了自己的「吸引物」。

相反的,那種要你「回頭想一想對或不對的」那種「吸引物」,恰恰是對你幾乎完全沒有吸引力。

「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不好吃,不好看,不好聽,所以你不要。

但,人生就是這樣。人也會為這付出代價。不管那些讓你爽爽的往前衝的東東是什麼,只要是當時是濃烈與激動的,日後你就要付出你的代價。

因為那是消耗品,有一天,就會忽然沒有味道了。

尤其是碩士生一天到晚想找個「偉大」理論的,其實差不多也是這種心態。不想用心去思考「理論如何出來」,只想把理論當草莓蛋糕。

道,則不同,用之不足既:「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6)2018/02/13 卷上第三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6)2018/02/13
卷上第三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這句很有名。尤其如果你愛看歷史的權力鬥爭,或是謀略之類的故事,你會常看到這些原理的運用。

所以老子也被稱之為「兵書」。又被稱之為「帝王之書」。帝王,乃權力最大者。

當然,道術與權謀之間,後果自行負責。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微明者,王淮案:
深微要妙,人所不識,故曰微明。p142

為什麼人所不識呢?因為你不相信啊。例如,「將欲奪之,必故與之」。想要和別人搶一樣東西的最好方法是:先把這東西給他。

想把一個公司廢了,要先讓他興盛。為什麼,紅了之後才會爛掉!

你相信嗎?
如果你書讀不夠只會簡單的推理,你永遠不相信,這邏輯推不出來。
但如果你愛看歷史,看到很多人用這招,例如劉邦讓關中給項羽,就知道這是很好用的「戰略」。這是歷史辯證的。

以上原理相同,「反者道之道」。我不講了。因為,很容易變權謀!老子的道理,只要用了,一定有效果。但,也一定會有「因果」。慎之。

有很多人生小格言,就是如此變化來的,例如:
財散名聚,財聚名散。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以上可讀明代的書《 醉古堂劍掃》)

「柔弱勝剛強。」這是以上謀略的「心法」。

心法是要練習的,要修持的,不然你沒有,也做不出來,就不要談什麼謀略了。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種心法有多重要的,如同這個句子一樣的重要。

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5)2018/02/12 卷上第三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5)2018/02/12
卷上第三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

我們開始從卷上倒著回去看,從37章往回看。

如果你有跟著看到目前,不管是懂還是不懂,只要你願意把老子書中的「奇怪」句子,以某種「存疑」的態度放在心中,
那些句子其實是會以某種你感受不到的影響力在對你產生某種交互影響。

這是讀經典的「功效」。

這功效,往往在不知不覺之間有著某種潛移默化,然後有一天,你會有一種「被讀懂」的感覺出來了。我故意加個「被」,那是因為,你可以強烈感受到你似乎有著某種「向上提升檔次」的感覺而可以「感受」到經典的想說的那種什麼…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當你放手讓別人成長,讓別人去做,那種被做出來的「可能效果」,才有可能是超出你的想像之外,所以可以說是「無 不為」。
而你放手讓別人去做,就是「無為」。

放手讓別人去做,本來就形成而言就是「無 為」,不是嗎?但你有能力放手讓別去做嗎?

幾乎不可能。真的。在這個世界上 百分之99.99的人,都想儘辦法要別人照著「他/她的想法」去做。

要放手,是和自己的肉體性本性對著幹的。所以會以痛苦。

王淮案:
處事接物誠能以清靜無為、從容自然之方式行之,其效果常能更為圓滿,達於至善。p145

但這你做不到!不是沒道理,而是你做不到!

如果你真的要能放手,想要享受那種「超出你想像之外」的可能成效。
那你要修行。修行是透過方法改變自己的肉體性傾向。

所以「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放手讓別人去做,就是「萬物將自化」。
每個人都可以表現出自己的最好的效果,雖然你不一定喜歡那種效果。

這很難的,放下。所以,一旦你受不了,對,你受不了要「放手」,那麼,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自己就要修行,「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天下自定,不是嗎?對的。

難是難在,你受不了「天下自定」,因為你想的是:「天下要像我想的那樣去定」。

就道家立場而言,要別人跟著怎麼樣,就是「偽」。所以要,「鎮之以無名之樸」。

這如可可能呢?對,那你要「無欲」「不欲」「靜」之類的自我修持。才有可能。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4)2018/02/02 卷下第八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4)2018/02/02
卷下第八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這是老子卷下的最後一章,下次我們要從上卷再倒著導讀回去。

最後一章,往往是結論,而且是最重要的濃縮說明。如果用「 實踐面向」來說,那往往會是「心法」,一種去自我實踐的藍圖指向。

實踐與效果,這是一體兩面的。切記。
而且是,如果你看我的文字看得是有點契合的入,那麼你更是要從「效果」來檢驗你的「實踐」是不是「在心法的道路上」。

這不只是道家,而是傳統學問中談「人之存在」,「人之意義」的各種學術活動中,所共同有的學問態度:實踐與效果的一體兩面。儒、釋、道等。

例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佛學前輩法師會說,學佛學的對不對,就看煩腦有沒有減少…

孔子不也如是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道家的著眼著在於:「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哈,說道家消極,那真是天大誤解、誤讀,事實上只有道家才會告你:怎麼樣才能「愈有」。
有什麼呢?有著所有世間的所有一切。哇!

但,如何愈有呢?答案:聖人不積。就是說,你主觀心態要能有著什麼都不要想著去「囤積」的勇氣。

王淮案:
聖人之德以「盛受」為其體性,而以「不積」為其作用。p298

既「受」又「不積」?矛盾!是的。這就是吊詭。吊詭不是形式邏輯推得出來的,但它 卻必然有作用。用西方的說法是:辨證法。

來那心法呢?這是道家的心法:正言若反。所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以上都是矛盾的成對。

懂就懂了,不懂就放下。

用王老師的一句話:
一通百通,不通一竅也不通。

如果沒有一點感受,顯然,你不是學「道家」的料。天底下,法門很多,不用執著。

於是,道,用一種更奠基性、更始源性的說法就是: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又是一組矛盾的對子:
利我,如何不害他人呢?
為我,如何是不爭呢?

只有「無心」才能。

去實踐了,你就會在現實的效應上感受到這句話,
正如同:吃虧就是佔便宜,這種俗語一 樣,是辨證的,只能從 實踐中去肯認。

傳統學問,都是從實踐中談效應的!


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3)2018/01/32 卷下第八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3)2018/02/01
卷下第八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來,這是《老子》的政治哲學。

任何哲學,道家也一樣,不管一開始是從那一個面向入手,例如道家看重「人生的某種無奈處境」,最後也不可避及的要談及:他人、社會與政治。

這是理論發展的必然邏輯。

你喜不喜歡?是一回事。大思想家是如何來論證的,你願意多想一下,想一下而已啦,都會對你有莫大助益。

思考,是重要的修行法門,用傳統的術語,這是止、觀法門中的「觀法」。亦即,透過思考,不是你可以「想得更多更好」這 樣而已。

思考,如同學藝術,如同學聽古典音樂,都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踐會有過過程,走過這種過程,會對整體生命產生一種「質的」提升。

日常生活一點的說:就是會有氣質!

***

寡欲、靜心、無為…,等等這樣道家的人生段練的方法,最後所指向的是:
收起你的「改變別人」的「好意」,讓別人活出自己。

看起來簡單,往往最難!

最後這如果討論到政治層面就是:小國寡民。
這樣的一種政治模式的烏托邦。

那種日子,如何過: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哈,你不會想回到那種日子的,我也不會。真的。

但,這裡面似乎又有一種吸引力,一種會喚起我們對「人要如何活」的一種莫名的想像。

這裡所指出的是一種有趣的根本追問:
是人要「為社會而活」,
還是社會是「要為人的存在」而被建設!

來吧,你,你,你,這麼拼,是為了讓你活得「更像人」,還是要更像一位「有掌聲的社會人」?

那,活得像人的那種日子可能會如何: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你的內心深處有某種悸動嗎?

回到那種原始生活是不可能的,但在未來的歷史中,是不是有一種可能,可以在有好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但又最大可能的接近那種「感覺」的「過日子」的可能性呢?

亦即,人就是好好只為自己最好可能潛力的發展而活呢?在最過程之中,所受到的社會性壓迫是最少的呢?

我喜歡阿多諾T. W. Adorno,因為,這是他一直在思考和發問的主題。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2)2018/01/31 卷下第七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2)2018/01/31
卷下第七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這章,從道家的觀點,談「人性」的結構。

人性,有某些結構,亦即,人會被那些人性的特質(結構)所牽制,往往化不開。
為人處世要去避掉那些人性深沈處的「陰暗面」。

我欣賞道家,一部分的原因在此,道家完全深刻的感受到人性深刻面的「隂暗」,
知道要去勉力「克服」人性隂暗的無力感。
所以,對人有無比的「感同身受的」寬容。

人就是人,人逃不掉的, 往往真的很難逃得掉。
除了,寬容,還能有什麼能做的呢?

怨,就是一種人性的典型結構,
「和大怨,必有餘怨;」
不是嗎?
人不是往如此嗎?

與其要求人去克服那些「餘怨」,
你自己做得到嗎?

所以,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這是指,最好的方法是不要人有怨,
而不是去「和怨」。

如何可能在人世間,不會讓人產生怨?

無心。這是道家修行為人處世的標的。

無心是什麼意思,如何做呢?

王淮案:
言聖人之應世接物,既不有為多事,故無所求責於人,此清靜自然之道,莊子所謂「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者,是也。誠如此,則怨將從何而生乎。p292.

所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善人是指,無心而行之人。

理論論述是無法化人之怨心的,不是嗎?
要嗎是無心,要嗎是懺悔。

但這兩者,難。 所以天下多怨。理論愈多,怨心愈大!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1)2018/01/30 卷下第七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1)2018/01/30
卷下第七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

來,這一章 有很多名句。要也好,不要也好,先背下來吧。
讓這些句子沈到你的意識中去,可能,有那一天,它會冒出來的跟你說:是的,就是這樣。

在傳統的語言表達中,這稱之為: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你其實是有這種經驗的!

***

這章,從之前舉例,到了一種結論式的收尾。

「水」,是道家在論述其「原理」時,最愛使用的「經驗現象」。因為水在經驗現象的「表現」,更如同「道」在人生中的作用及呈現。

水,最柔,但,它又是最強。對吊詭的辨證語言。但,人生實相如此。

所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當然,這不是一般自然狀況下人的日常意識所願意「認真」相信者: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做不到!對,做不來。

我們每天都在想計謀要去「強」別人,因為這樣很爽。
你不願意去「弱」自己,因為這很難過。

所以,「正言若反」。也就是「道」言逆耳。

來,有機會時,退一步看 看,看看退一步,你得到的是不是更多!

王淮案:
柔弱勝剛強為老子所一貫宣示之真理,此特以「水」明「柔弱」之用。p288

在政治權力上亦然。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王淮案:
受國之「垢」與「不祥」,皆以喻侯王之謙沖自牧。p290

一位想得權力者,在主觀心態上,能不能是把權力當作是「垢」,是「不祥」,而又不得不然的接受呢?
這很笑吧。但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不被權力挷架了。

這句很重。如果你有心於政治的話,多看幾下。
因為有權力之後,你只會相信自己。你只會相信權力。

我從歷史中讀來的感覺!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0)2018/01/29 卷下第七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0)2018/01/29
卷下第七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慢慢的,如果你跟著我寫的一直看下來,你累積了一定的道家的背景知識,
那麼,當讀著一些老子中的句子,
有時,句子就會「自動」地在你的腦中「思考」了起來。

對,是「意義」在你腦中「自動思考起」,而不是你去思考意義。

沒關係,慢慢去感受那過程,是不是更接近我描述的「感覺過程」。

***

天的道,和人的道,有什麼不同呢?
用一種更現代的現象學學術語言,是:
天 之道是,
如果人生有著一種超越性存在的「核心」,
那種核心是提供人之所以會有「意義感覺」的基礎層,
那麼,人之道是:
你如何能夠滿足欲望的各種計畫。

所以,老子如是說: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天爺,讓這世界更趨於平等,
而,
人的一般作為是相反的,
是想盡辦法讓自己更多更好,如果這過程要踏著別人。

願意追求生命存在之意義者,是採用老天爺的人生態度。
這是一種「心態」的狀況。

先把話說在前面,你不會馬上就有的,一般人是不可能的,你也不要擔心,不用怕。

如果你對那句子是有感覺的,那麼,你要去找到「自我段練」的方法。用傳統術語,即修行。

那麼,天之道的運作方法會是如何呢?老子舉例: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像射箭一樣,太高了往下調,太 低了,往上拉。

王淮案:
「弓」必調適而後可用;…「道」必調和而後有用。p286

正因為是這種運作模式,所以修道家心法者,自己本身就要如此的去要求自己,所以: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自己是不可以站在高處的。但如何可能做得到?

這很難的,所以是要在生命的閱歷中,不斷的去試看看,看到那種修正自己後的「效果」,你才能走入道家的修行之路。


2018/04/19
影音講演: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9)2018/01/26 卷下第七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9)2018/01/26
卷下第七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柔弱、守樸、少欲,等等這些「道家」的,要人去「做看看」的道理,本來就和一般人世間的自然態度,非常的不同。

基本上,初接觸,你不會相信。

但,道家的道理,如果沒有什麼真正的作用,不會一個世代又 一個世代的,被傳了下來。

世局變了又變,但這道理依然不斷的被人去實踐,依然有人要去講述…

來,
因為和一般世間的自然態度不同,所以老子這章節就開始舉例。

這是一種比喻,要你去聯想,要你透過這個例子,「轉個身、換個視角」地去想想,在人生中,是否也有著類似的生命結構或現象。

這不是什麼自然科學般的定理。這是一種要你透過例子去感受「言外之意」的表達方式。
所謂,以指指月,在月不在指。
你千萬不要,以指指月,見指忘月。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柔弱是有好處的,是有作用的,是有效果的。你能不能享用這種道理呢?

王淮案:
「柔弱」之理,既為「生」之一種特性,亦為「生」之一種手段。 283-284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喜歡「做事」的同學,你一定會碰到人世間的各種「鬥爭」,這個心法,你去試看看。
你會有心得的。
告訴你,去讀歷史,大成功者,大概都是這招。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所以,女性會有女性的那種特有的「溫柔」之力量,那種力量也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8)2018/01/25 卷下第七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8)2018/01/25
卷下第七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

都說老子無為,消極,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你看,這連續幾章下來,談的都是政治,而且是活生生的政治,很直接的「超有為」呢?

但,去處理政治的方法呢?就是「道家」的方法。簡單的一句話,最少的去「操作」百姓!

人,是活的,人自然會活出他自己。

人如果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在位者要人民活出在位者想要 的那種樣子!

沒有人有能力活出別人的樣子,也沒有辦法。

所以,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這你看得懂。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一但政位者想要東搞西搞各種偉大的項目,
那麼「事多則難治」。p280

吳澄曰:
「上有為以智術御其下,下亦以姦砟欺其上,故難治也」。
這不是活生生的眼前事嗎?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是嗎?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人君如果想要過得很好,那麼百姓的一定過不好。
這很簡單的。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白話的講,不要想把自己搞得過得很華麗,這樣的事,是比「過得好」更重要的事。

王淮案:
從主觀方面講:在上者緃情享樂以厚養其生,則足以盲爽發狂,而自戕其生,以速其死。p282

說實在的,讀歷史多了,會忍不住想講:
如果個人沒有少欲無心的修為,
一個人有權力後,都不可能不會去「弘揚」他自己的想法。
不管他沒權力時是多麼的謙卑。

災難,往往從這裡開始。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7)2018/01/24 卷下第七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7)2018/01/24
卷下第七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司殺者,是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

這段句子,常見。尤其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基本上,這是從道家的「道」之觀點來看,權力的運作關係與作用。

權力,依克勞塞維茲的說法,就是使別人臣服於你的意志。而往往要有一些「威勢」才能如此。

總有一天,威勢會失去作用,當人們已經苦得無所謂時。

相信權力,就是要相信威勢;
沒有人想活在被威勢當中,
所以如果威勢要存在,就要不斷的想出「方法」,讓人們感受到是有「威勢」在的,
這方法就是「奇者」。

為什麼是「奇者」呢?因為很多方法做久了就麻痺了,所以要不斷的創出的方法、說法和口號。

王淮案:
一旦民不畏死,則權威無意義,而形法無效用矣。p278

「有司」,指有權力者。

人常常以自己的意志來下決斷啦,雖然表面上總會說這是諸如天意民意之類的。
這是「代大匠斵」。
也就是說,自以為自己是「超勵害」的化身。

人就是人,不是上帝,所以,把自己當上帝,「希有不傷手矣」。

呂吉甫:
刑戮有出於好惡,而不用於天討,則是代司殺者殺也」。p278

所以,人是有限的存在!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6)2018/01/23 卷下第七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6)2018/01/23
卷下第七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踈而不失。
------

「天網恢恢,踈而不失。」這句很有名,老子出來的。你相信嗎?

沒關係,擺在心裡吧。

我個人是很相信的,而且是一直是個人的座右銘。尤其是在人生受到打擊、屈辱和被踩在腳下時。

都會的,同學,都會的,你一定會碰到的。

希望你不要這樣去對別人做!但如果別人對你如此,就相信這句話吧。

但前題,你要對得起自己啊。可不要當賊喊抓賊。

既使如此,也要不斷的提斯自己:「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呂吉甫:「勇於敢者也,則死之徒是已」。p273
王淮:勇於敢,即好強與好勝之意。p274

「是以聖人猶難之。」
王淮:
此聖人所以踟躕從事,而深以剛強為戒也。…「難之」者,勇於不敢之謂也。p275

是的。要去「不敢」是更需要勇氣的。
正如同要去安靜而穩定自己的讀書,是「更難的」。
同學!

「不敢」是有效果的,如果你做得到。
如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5)2018/01/22 卷下第七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5)2018/01/22
卷下第七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

這是老子用人世間的各種經驗現象,不斷的來說明道家的「道」之原理,在現實世界中所一定會起的「作用與效果」。

這裡值得再強調一次,道家,
或說老子,
所談的「原理」,是一定必然會有效果效應的。這是「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如果我們做不到,至少會能夠去「避掉」。

永遠注意,「反方向」的現象,永遠注意,柔弱、處卑、無欲、無為、不爭、不迎,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用」的「處境」,最後會必然導至的力量和勢力。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王淮:
在上為君者之「苛政」與「暴政」…下之人民忍無可忍時所可能暴發之「革命」與「造反」。p271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不要用政治力意識形態,
讓人民生活的不太爽,討厭現在的生活。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老百姓不討厭現在的生活情境,自然就不會討厭政府,於是「天下樂推而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很難,對不對。

因為,要「自知」、要「自愛」,是最難的。

相反的,要看到自己「比人家知道多的地方」,要看到自己「比人家想得更高的地方」,
這樣的事情,容易的有如吃草莓蛋糕。

道家就是不斷的在提醒這些!要不自見,要不自貴,不是理智理解之事,理解完了沒有什麼用的。
那是,修行之事,要用盡方法讓自己安靜下來。

王淮:
無心,則必「不自見」;無我,則必「不自貴」。

注意,那個「必」字。

無心、無我,如果很難了解,那也可以說是,讓別人活出他自己。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4)2018/01/19 卷下第七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4)2018/01/19
卷下第七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讀古書,看看古人對我們的提示,往往會讓我們不斷向外衝撞的「活著狀態」,有了一點,重新再鬆動轉向之可能性。

並不是說,就不要向外看。
而是,當你自己「穩下來」後,向外看才不會昏了頭!

而事實上,一般自然狀態下,向外看,容易,那是人的基本意識運作結構,
用胡賽爾的說法,意識的運作是「意向性」的方式,是一定會「向外」形成追逐的態勢。

向外看,輕鬆簡單的有如吃「草莓蛋糕」。

所以,向內看,難。

難,所以是修行。用胡賽爾的術語,是「自我扭轉」。

蘇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知無!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王淮案: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言能知所不知,乃是上等之真智,庶幾吾免「無知」之病,「不知」而強以為「知」,則適足以為「病」耳。p270

其實,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知識的有限性」,人才能對「無知」有感,才能真正的「平等的」對人。

否則,道德、理想、熱血,只是另一種控制別人的高級方法而已。因為一旦自認為是「道德、理想、熱血」的人,就立馬是「站在人之上」的人。不是嗎?
這是一體兩面的!是無法割離的「共存」。

你,有感覺過自己的「無知」嗎?

當然沒有 ,「道德、理想、熱血」是你對別人「贏回來」的 「最好用的」方法,你怎麼可能放下。放不下,注定永遠不會和「別人平等」。
那,別人會想和你平等嗎?

嗯,你只是不喜歡讀書而已,「無知」的都是別 人。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3)2018/01/18 卷下第七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3)2018/01/18
卷下第七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先講這一句。我直抄王老師的句子,講的太好了。

王淮案:
此雖無其理,而常有其事。聖人之於天道,命也。君子居易以俟命,故遯世無悶,此聖人所以被竭懷玉也。 p268

這句,就先放在心裡吧。那一天,你有如此的感想出來,恭喜你。層次到了!

好,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這種話大家都在講,那麼《老子》也如此說,其論證的方式為何?
可不要說,去爬喜馬拉雅山,是甚易知甚易行!

來,為什麼甚易知甚易行:
王淮案:
「無心(人心)無為(人為),不以人滅天,則清靜自然,當下即是,豈有難哉?」p267

不是嗎!「無 為」說,還不簡單嗎?就不要有心的想去強制什麼,就好。這還不簡單!

難難難難難!五個燈的難。
人生的難,就難在,你幾幾乎乎 無法不去用你認為「對的」想法去強迫別人也跟著做!

但,好笑的是,就人生的經驗來看,
那種愈是強迫別人去做對的事的人,百分之一百,絕對會反抗「別人認為是對的事」。

人生,人性,人,難在,不願意錯過一絲絲 可以享受「我是對的」的那種道德快感!
所以「莫能行」,行什麼,「讓別人去做出他自己!」

王弼:
「惑於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於榮利,故曰莫之能行也」。p267

人,總有所迷戀的,我也一樣,或躁欲或榮利或感情或酒色財氣。所以,做不到!

什麼,你說你不一樣,你是為宇宙、為地球,為國家,為社會,為別人。
哇,好大的「名器」!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2)2018/01/17 卷下第六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2)2018/01/17
卷下第六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於是,哀兵必勝,這句成語,來自這裡。

「輕敵」,這是用來描寫非道行狀況下的某種心理狀態,用兵陣這種現象來說明。

蘇子由:
「輕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其所以為慈矣」。

輕敵,不是對敵人自大而已,而久了之後對整個人格所產生的「影響」:輕殺人。

老子所談的,往往是某種「心理狀態」,久了之後在人格形成習氣之後,最後所導致的你想像不到的「後果」。

讀老子,在於這裡。在於能看到某些後果嚴重的先兆。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王淮案:
所以喻用兵之必以無心為本,以不爭為貴也。p266

無心,不爭,是道家「心法」。

擺在心裡看看吧,你不會相信的。但,有一天,你有可能會「懂」了。

要先有東西擺在心裡,不管你信不信,要先有東西擺在心裡,有一天你的人生經歷夠了,有一天你忽然和心中的那句話相應了,它就會跳出來。
你就懂了。

這和我常講的讀書的原理是一樣的,要先有「背景知識」,你才有能力去懂。

老子,年紀不到經驗不夠,很難懂。
你反正你就讀著就擺在心裡,當「潛意識層」,
有一天 ,它浮上來了,
你的層次就改變了。

讀經典,要如此。

「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都是不斷的重覆我們在個人主觀心態上要去調整的方向,在人生的踐履上,可以去採取的方式。

一直說一直說,因為,那是「很難的」。你不去嘲笑,算是很不錯了。

但,調整自己了,效果就出來了。

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1)2018/01/16 卷下第六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1)2018/01/16
卷下第六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


好了,如果你看了這麼久,對老子講的東東不是很排斥,
那麼這段話就非常的具有實用性。

尤其是要去「做事」、「權力」、「用人」等等,這些要建功立業的境域!

都是「不」字,而且往往是和你目前一般的認知相反的說法。
你相信嗎?

來,如果你沒有看過別人騎腳踏車,你大概一輩子也不相信,人可以在上面不會掉下來。

同樣的,如果你沒有一些「修為」的經驗,沒有一些「聽老子講的話」而「去做」,然後感受到某些「真的會有」的「效果」。
你也不會信的!

俢行,從來是實踐的,而不是形式邏輯推理的。
因為,形式邏輯推不出來,但這些「道理」卻又能有真正的「作用」。
西方哲學稱之為「辨證邏輯」!

不武、不怒,容易理解。雖然,也不容易做到。都是要極大的自制。

但,在目前談「自制」,蠻「封建的」。所以,不知你有沒有能力去相信。

「不與」,河上公:「不與敵爭而敵自服也」。王淮案: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p262。

「善用人者,為之下」。這裡,你比較用得到。
讓自己「下人」,可以解決很多事,可以找到很多好用的人,可以讓想做事的人親近你。

理智上你知道,但實際上你做不出來。對,那一口氣你吞不下。

來,你希望你老板是可以吞下那口氣的人,還是吞不下那口氣的人呢?

做不到,所以你做不了主管!做了主管,手下一定沒有一個敢「做事」的人。

這就是「用人之力」。

讓別人的專業來幫你做事。別人做的很爽,你也把事情圓滿達成。
這是以前業界所談的:win win。雙贏。

就只要你吞下那口氣。但,除非你是天生海量之人,不然平常就要修行。

相信我,那口氣人人有,吞得下的,不多!

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0)2018/01/15 卷下第六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30)2018/01/15
卷下第六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

還記得「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嗎?
這裡,就是用各種角度不斷的在說明這「法體」。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王淮案寫得真的非常好,我長引:

大、謂朴拙。肖、謂智巧。……

蓋修道者之目的唯在養其性情之「朴」與守其大智之「愚」,
是故朴鄙愚拙之人格形態,乃是一種修道有成所達到之高層次與大境界,
象山語錄曰:「大人凝然不動,不如是,小家相」,
所謂「小家相」者,謂人格形態之層次低與境界小也。

而世俗之好炫其智巧,逞其才藝者,未有不落入小家相者也。


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者,是修行者自我約束的「三戒條」。
只有透過「自我約束」,人的人格形態才有「轉變」的可能,否則,不管你書讀的再多,你的「習氣」/「脾氣」是不會有變動的。

你可能覺得你目前很好,你的脾氣很棒。
很好,那你為什麼不讓自己跟你國小時候一樣呢?

慈、儉、不敢為先下先,都不是你「天性肉體形態之人」的習慣中會有的。
你要去做看看,才能從你的「內在」中,喚起開來。
像是去練騎腳踏車,只有練習,才能喚起「騎腳踏車」的能力。
那是你內在本來具有的,只是要被「喚起」。

如果不是你內在本來具有的,練的一萬遍也不會有。
如果是「外加」進去到你身體的,
那麼可以外加就可以拿掉,
你有看過誰「拿掉」過「騎腳踏車」的能力,嗎?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王淮案:
不敢為天下先所以能為「長」者,以其不爭,故天下樂推而不厭也。

這句 看得懂的,有感受的,一定要「背」起來,要求自己,那效果自會顯現。
尤其是你當上主官管時,「天下樂推之」之重要性,自不待言。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9)2018/01/12 卷下第六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9)2018/01/12
卷下第六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來,如果你想當官想做事,反正你的目標是要和權力有關的,那麼這段你一定要「背下來」。

經典中的經典,名言中名言。權力遊戲中的遊戲規則。你看到了嗎?同學!學下來。

你在媒體也三不五時的看到有些「有學問的人」也會引出來表示一下。

知道為什麼政治人物都要「非常親民」嗎?為什麼一定要那樣呢?理論在此。

想當政治人物了嗎?背熟。真的。

這裡,涉及傳統討論道家理論中會談到的二種分別:「道」與「術」。

把這些原則拿來修身,拿來檢驗自己,是「道」;但修行一定會有副作用,就是別人會「樂推而不厭」。

這是副作用,不是修為者想要的,但它卻也一定會出現。

把這些原則當作某種會有效果的「技巧」,就是「術」。當然一定會有效果,這沒問題。儘管術只是道的形式,但一定會有作用,這是客觀性。

只是,當露出手腳的那一天,反撲也一定是會有,這也是客觀性,跟你想不想要沒關係,就會來。

王淮案:
道術以道心(即無心)為根,權術以人心(即機心)為根。
根本有異,則雖形式相同,其效自別。p257。

就道而言,王淮案:
德愈盛而道愈柔,此其所以「體」深極而「用」廣大也。p257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8)2018/01/11 卷下第六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8)2018/01/11
卷下第六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𥡴式。常知𥡴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來,這種句子,你先不用急著罵。把句子讀懂了,了解了,再來罵也來得及。

老子,不會跑出來反駁的。

什麼是「明民」,什麼是「愚之」。

我們這個社會反而容易「真正」了解。

把一些很棒棒的口號給你,就是「明」民嗎?
你有思考過那些口號的內涵嗎?
沒有。
但反正你相的不得了。
那才是「愚之」。

王淮案:
老子此言表面觀之,以乎為一種愚民政策,多為今人所誤解,而時相垢病。實則,所謂「愚之」即「使之歸於誠樸」之意。p253

誠樸,有多難。一位政治人物如果最後讓人厭煩了,不就是這二個字讓人想念嗎!

當社會人人無法誠樸,當大家都用口號爭相搶去,
幾千年前的老子認為,那才是國家帶來的最大災害。
我有同感的。

誠樸有多難,你能對自己講的出口嗎?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這句 話就是:政治人物用心機成功了,於是大家就跟著學了。一整個都是在談「用心機」的百姓,這國家會如何?

心機啊。心機。很有用哦。
但,你算不過老天的。
老天即是「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真的是,「與物反矣」。
要啟蒙你的,是用啟蒙來愚化你。
要你不用心機笨一點的,或許,才能真正讓你活得像自己。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7)2018/01/10 卷下第六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7)2018/01/10
卷下第六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這裡是,個人立身處世,如果以道家的觀點而言,要如何去做才好。

很多句子,你讀都過,但你不知出自《老子》。

道家,不是避世,不是消極,而是另一種「檔次」的積極。為什麼說是另一種檔次,因為一般而言,你不會信,你會去嘲笑的。

正如同小學生嘲笑大學生大哥哥大姐姐不會睡午覺一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有個成語,防微杜漸,就是這句的意思。

不難,理論上,論述上;很難,你做不到。很難,做不到,是因為你往往看不到。要能看到某種未兆,心是不能「亂的」, 心必須是「虛靜的」。
否則,你只會看到「熱滾滾」的地方。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是從建事世的角度而言。凡事,要從基礎來。
很簡單啊。
但,人人想要速成。不是嗎?
你有能力不被「速成」引誘嗎?
沒有平常的自我修行,很難。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這是指要,「有始有終」p. 252。

理論也很簡單。但,做不到。
你一定有了什麼之後,往往就會變了另一個人。
人性如此,沒什麼好詋罵的。你也逃不掉。
除非 你對「修行」這事有感。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王淮案:此文似亦他章錯簡 。

不過我想說一下。
這其實是不去標新立異。如此。
但很難做到, 如果你有機會去標新立異的話。

不標新立異,其他的人才能活出他們自己。
這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上,用我們的經驗,可能都有,你也大概都聽過。但「做不到」。因為,這不是理解後就能做的,這要把人格檔次拉到一定層次後,才有可能去「做」的。

你不會加減法,是不會算微積分的。
人格人性平常不去觀照,心虛靜不下來,人格無法開展,很多事注定做不了的。

所以,古人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誠哉斯言!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6)2018/01/09 卷下第六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6)2018/01/09
卷下第六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

這裡很多句子你不陌生了。
這裡是,修行的「境界」被提出來了。也就是自己在前進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一些「主觀意識」上的轉化或變化。

這變化,是指,人如何可能的愛上了「虛靜」。人一虛靜,人才可能讓自己轉變,超出原來的自己。
於是,你就可以開始欣賞「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這種句子了。

你能甘於「安靜與無聊」。甚至,有點小愛上了它們。這不是人生的大轉變嗎?

慢慢的,在這種心境的感受中,你才可以有能力「報怨以德。」

報怨以德那絕對不是一種「自己喊來給自己道德快感」的項目。你「絕對」做不到。

所以,不用去批評那句子的好與壞,和你無關,你一輩子也不會去做的,想做,也做不來。正如同你一直想好好運動一樣。

但,修行的境界到了,自然就會去如此對待別人。呂吉甫:「不足以累其心矣」。

怎麼去讓自己可能的那樣呢?這裡有「方法」的提示(p249):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從小地方做起。

你能對你的「討厭的人」真心的微笑嗎?
很難。但不是不能。
你要不要走過去而已。所以是「修行」。
這過程的要求,你才能感覺到,沒有把自己「虛靜下來」,是做不到的。

但,這是有效果的哦: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下面這句話,目前在媒體談政治時有時會看到: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所以,古書不是沒用,是你根本沒有能力去讀。
有讀的人,檔次高了,下筆不同,引用也不同。
有道理的,不是嗎?

新聞系的學生,很難用到這種檔次的推論思維的。
所以,你是取代效果最大的一群人。
年輕的肝才重要。反正就是倒三角型的寫作文。

你很不爽,沒關係,那不以你的爽不爽為轉移。

同學,再講一次,多讀書吧!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5)2018/01/08 卷下第六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5)2018/01/08
卷下第六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

再來,
這是對「體道」者,在現實世界中,可以得到的「效應」會是什麼,進行說明。

王淮老師當年在課堂,曾大聲振吼說:
有體必有用。不用懷疑。只要信,不要怕。

真是印象鮮明啊!

這一疑情,直到我讀康德時,看著他搞個半死的在論證:福德一致。
而且因為理性要求上的「福德必然要一致」,所以上帝必然存在。
讀到這裡,我才釋懷。

體用體用,有體必有用。
俢行修行,有修必有行。

世界上有某種「原則」,曰之為「道」,它依人而指引顯現,但其又是價值意義之根源。
可以比之為儒家的良心,道家的「道心」,佛家的佛心。當然,也是上帝在「人」的聲音。

人活著,往往要價值選擇,各種價值都有,從富貴功名到學者,從為世界好到為社區好,任你選。

但有一種價值是:「為自己的德行」。

這個比較八股,比較無聊,比較好笑,比較落伍,但,總有某些人,不知為什麼,最後會選到這裡來。

這不是講得動的,教得來的。但,「種子」是要種下。
「一歷耳根永為稻種」。王淮如是說。

但,喜歡邏輯推理思考的我,總愛問:故為天下貴,到底是貴在那裡呢?

難道只是心安理得,自由自在,解脫開悟,這樣的某種現象效應嗎?

這是貴啦,但可以是「天下貴」嗎?邏輯怪怪的。

精神上的德性與外在經驗的豐富,難道是二條不相涉的平行線嗎?

非也。

康德到黑格爾論證兩者有關。
大乘佛教中的菩隡畫像,都是瓔珞滿身。
儒家人之贊天地之化育。
新教所強調的世間豐僥為上帝之證明。

道家如是。

王淮案:
賢者以之養生,則可延年益壽;以之建德,則可化民成俗。故曰:「善人之寶」。
不肖者以之治身,則可趨利避害;以之營生,則可遠罪豐家。故曰:「不善人之所保」。p244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4)2018/01/05 卷下第六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4)2018/01/05
卷下第六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


談虛、談靜,談謙下(下流),
這只是老子的碎碎唸呢?沒有在保證什麼的。
還是說,這些原理原則,是可以應證在人的世界當中?
亦即這是歷史辯證法。

歷史,是記錄人的「活動現象」的領域。
那些老子愛談的「 原 則」,就應在歷史中展現出來效果。
所以,老子愛在歷史中找到證明事件。
歷史中的那種道的變化,非人意志決定的道的變化現象。

**
多讀歷史,歷史是變化的,是依道的。同學,你才不會是被「物化」的現代人。
物化,對,相信某種不會變的東東,就是「物」化。是你嗎?
不然,你喊「物化」是在「物」個什麼意思的?
**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下流」,王淮案:
此言大國之君當居下流,喻人主當養其謙沖之盛德,居卑忍辱,受天下之垢,則天下之民自將交往歸之,如百川之會注於海」。p241

哇 ,這和你想的又不樣。你被教的是:爭取每一個你一定要得到的。

這沒對錯,真的,你沒錯。這只是什麼檔次的人的呈現而已。

擺在心裡吧。天曉得那一天 ,你體悟了這句 。

要謙沖下流,那修行的方法呢?對,這是修行,不是你天生就會的。我也一樣。
方法:「靜」。

靜,自能下(謙)。動,自要去衝去勝。
啊!靜不下來,是無法有「德」的。喊是沒用的。

老子很清楚的說明,下流,不是理解後就會的。要靜下來去修行才有的。
像是讀完手冊後你還是不會騎腳踏車,要靜下來去練才行。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王淮案:
言大國能下,則得小國之歸附;小國能下,則得大國之包容也。

何必國呢?人,社團,組織,難道不是嗎?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王淮案:
大國以下兼畜人,此兼容並畜,德之用也;小國以下入事人,此趨利避害,智之用也。

想把事業搞大嗎?要有「德」。
想要能把事業在競爭中非老大的活下去嗎?要智。

客觀修件沒有能力當老大,又沒有智慧的趨利避害,凡事爭一樣大。危矣。

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老子如是說。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3)2018/01/04 卷下第六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3)2018/01/04
卷下第六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如果你願意放下自己所喜歡的政治意識形態,
上面的句子是不是很美呢!

人,這樣的活著,對自己,也對別人,不是如此的自在嗎。
這樣,是不是最好的政治哲學理想呢!

政治,講到底,是要給人在某種制度中活得自在,
還是,政治是用「觀念」去驅使人民達到某種「想像」的「最棒工具」呢?

人,是要如此所是的自在的活著呢?
還是說,人只是被趕向著「觀念市場」的一群待宰的「會想想的動物」呢?

這是,道家,老子,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地方。

我對道家有某種響往!這是以前讀歷史中讀出來的感覺。
歷史的事實是:
當口號喊得滿天響的時代,都是人流離失所最顯目的時代。
例如,從十字軍東征下來的數不完的「偉大口號」。

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政治理想。
和國大小無關,而是指如何「最不擾民的讓人活成自己想要的那種日子」。
(很多政治人物愛用這句)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這幾句 無非是,
真的真的,不要用「想像」、「觀念」去「神聖的」壓迫人。
這裡,談人,儒道是一致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這個時代,最顯目的最大的讓人的心累,對我而言,就是:
己所欲施於人,而且是「強迫」的施於人,只要戴上「口號式」的高帽子,就有權去強迫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是,我是如此的響往能達到啊!

學生與老師之間,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但,我們的現實是:兩傷,故德離。

你不想尊敬老師,我也不想去管你的死活。

我是真的從心說,累的從心說:
一聽到那些說有多愛多愛學生老師從嘴裡不斷的噴種句子,就真的覺的好假。

我啦,就只是我。別人都是真的非常愛學生的。

「故德交歸焉」真的必須是「前題」。談,愛,何其難啊。
王淮案:
「兩不相傷」是消極地遮詮,「德交歸」,是積極地表詮。240p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2)2018/01/03 卷下第五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2)2018/01/03
卷下第五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嗇」,愛而不費之意。少費之謂嗇。
簡單的說,就是不浮華浮誇。

對人對事,簡單真誠以對,勿虛言,勿炫惑。

王淮案:
「誠能虛靜無為則『德』必日積而盛」。p236

這裡的「德」,值得我們討論一下。

德是指某種可見的可描述的「道德行為」,例如幫助老太太等等,是這樣嗎?
不是,《老子》的德是指,某種「原理」,一種讓生命回到具有形而上威力的某種原理。

不要看到這裡,以為是通靈、神通等等。不是啦。

如果你的長官讓你很佩服,那就是一種「形而上」的威力啊。
他又沒有要你佩服,你自己就見賢思齊的佩服起來,這種過程,就是「形而上」的威力。

人這種動物,很奇怪的。 如果他對自己的有某種鍜鍊,就會形成一種「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會讓別人形成某種佩服感。

有(本)「體」就有(作)「用」。

「虛靜無為」是要鍜鍊的。你想過要如此訓練自己嗎!這就是「重積德」。

什麼都不做,不是虛靜無為,那是無聊。因為只要有什麼誘惑出來,他就又拼過去了…,。

重積德,讓自己能夠虛靜下來,虛靜下來,人才能成長,才能變化。

來,同學,如果你是那種在世新曾經經歷過自我變化痛苦過程的那種人,想想,在你變化之前,一定有一個階段是你自己不知不覺「虛靜」了下來。

虛靜了,生命變化才有可能。

要感嘆一下。

天天衝活動,看起來熱鬧,好像變化多端,但恰恰只會不斷的僵化自己在「既有」的水準。而你的水準,一般而言,就是會寫倒三角型文體的資深高中生。

生命會變化,會超出自己的變化,那就是「莫知其極」。

如果你有那種沒有用口號堆出來的某種影響力(重積德),自然就有人跟,自然就會帶人。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1)2018/01/02 卷下第五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1)2018/01/02
卷下第五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大概最有名。

問題是,你怎麼看待這句話?這句話和你的人生的判斷方法以及立身處世的態度之間,你打算有什麼樣的關係?

第一、這是一種「封建」的思維,一種騙人的「幹話(意識形態)」,一種有權者「宰制」你的「話語」(傅柯 加上 文化研究)。

第二、還是說,那是一種「實存的世界結構」!「實存的」,意即,這種結構往往會帶著你走向它預設的結局。除非,你讀到了,了解了,修行了,讓自己跳出了這種「輪迴」。

建議你,相信第二種比較好。因為,用你自己的眼睛去親自看啊,同學,那真的是「現世就報應的」。

第一種呢?用我的術語,那是資本主義要你去相信它是最好的,不用再改的,而對你「進行迷信」的現代化閃亮「話語」。

那再來的問題是,如果感受到那種「結構的限制」,如何去跳出?

再來的問題是,這結構是可改的嗎?如何改?

當然可改,不然寫出這本書幹什麼嗎?
如何改,從「自己身上」去改。哇!這才是核心。

你大概會反彈說:是「改自己」嗎?不是要去改變別人,改變社會,改變世界…,才有用嗎?
所以,「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這是「改自己」的心法和方向。

自己去實踐看看,感受看看。看看,這樣的方法,自己會不會有變化!

這種方法,用到政治上的描述,就是: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治寬大淳淳,則,人民易於淳厚!
政治精明,民懷爭競。

你相信嗎?
你有能力去感受到相信的滋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