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9)2018/03/28 卷上第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9)2018/03/28
卷上第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這是一章很重要的「行法」章節。

行法,就是指一些你可以去「實踐」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你可以改變某種心靈的「態度」,
讓你的心靈態度,最接近可以「理解」某種道理的狀態。

這真的不玄密!真的啊。

你如果想學游泳,
你首先要進入到水裡去,
在水裡調整你身體和姿勢,
讓你的「心靈狀態」是一種在水裡的狀態,
教練教你的東東,
你才有可能理解。

最重要的是,理解完要練習。沒有練習,什麼也都游不了!

同樣的,
老子一書中常常強調的「虛一靜」是心靈狀態,
沒有這種狀態,
你感受不到,理解不了,老子所談的「道理」。
正如同小學生無法理解代數方程式一樣。

讓人可能有那種心靈狀態的「身體調整」,這章就說明了可能的方法。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說的很清楚了。

但你也很清楚,你幾乎不可能有一點實踐上的意願和機會。
所以,
你不要笑老子書的內容,
真正的狀況是,
你根本沒有那種心靈狀態,可以去理解。

如果,你對我這一系列的書寫有某種感受,
你想更進一步的去感受那種老子書中道理的「明晰性」,
你就必須在身體狀況上去調整成那樣。

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那些有讀書經驗的同學,你們大概可以感受到,
你們在不知不覺中,
其實把自己的生活,逐漸調整地走向這方向。

道理如此,這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王淮案:此兩句為全章之主眼。
這句王弼解的好:
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
p5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