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5)2018/03/19 卷上第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5)2018/03/19
卷上第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如果,道家所講的道,是具有形上學意味的道。

這種經驗界不能直接「看到」的理,
而且又是會跟歷史社會作用變化一定相關的「理」,
是會被人世間的人們如何來認識呢?

大概有三類,
第一種類的人,「知有之」,但更重要的去實踐它。實踐所來的作用以感悟而理解,更重要。

所以,這種類型的另一種說法是,王淮案:
任無心而自得,放無為而自然。p72

第二種,「不能無心無為,則必落入有心有為之層境」,所以,親之譽之,表示花更多的力氣在「非實踐」方面,可以說,是花更多時間在宣傳教化上面。
但,還是相信的,只是實踐的功力上不到純青。

第三種,「畏之侮之」。對那種「形而上」是不相信,而且還會嘲笑和對著幹。

這我們常看到,就是絕對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聰明,自己的權力,自己的「理念」。
天底下,除了自己,毫無「可畏」之處。

所以,聖經: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孔子:君子有三畏。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河上公:
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以不信,而欺君也。p74

一個人心中如果沒有什麼「可畏」的,那麼在這種心情之下的各種作為,日子久了,慢慢的就沒有人會去相信那個人。

簡單說,喊多了,做不出來,就沒有人會去相信。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句是最高層次的了。

一個人,如果,
做成功了什麼事,但大家卻說那是不應該就要這樣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