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4)2018/03/16 卷上第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4)2018/03/16
卷上第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

這章,大概是難搞的一章了。

這是老子和儒家傳統概念中,相突衝最大的地方,
看起來啦,看起來。

好像老子都跟儒家中的仁義、忠孝,唱反調。

來,
老子一書出來時代,恰恰是傳統禮法的「負面」負作用明顯發生的時代了。

古代的掌權者,就愛用「禮法」這血緣式概念,來維持社會穩定,也可以說維持政權。

正如同我們愛用自由民主法制正義等等現代形的「概念」,用這些來「定」別人的對錯,例如衝一棟政府大樓,說一段什麼話,是不是對,是不是可以等等。

現代形的「概念」這也是要維護目前的「政權」,
只是政權不再是血緣式運作的模式,而是資本主義模式運作的政權。

禮法有正反兩面。正面,人可以穩定的成長,可以在穩定中讓生命長出最美的樣子。
反面,「過頭了」「強制太過」了,就成為壓制的工具,成為人的成長的障礙。

老子,在「禮法」如此強大的時代,不斷的在說出禮法可能的負面的作用。

什麼是仁義,人與人之間,如果有什麼自然的交往關係,就是仁義。
當文明發展了,人與人競爭了,想要權力了,於是人與人的自然性就不見了;
恰恰就是那種人的自然性不見了,所以那種要強制的去維持社會運作的禮化,就更加被提出了,也正是如此,禮法愈被強調,恰恰是讓人有掩飾與利用的機會了。

禮法成了謀權與鬥爭的工具和意識形態或普世價值,如同現在的自由民主法制正義等等現代形的「普世概念」。

正如同,愈沒有真正的感情了,你才要一直跟對方說我愛你。

所以,對老子而言,仁義、教慈、忠臣,都是「反指標」。

那本來不是不好的東東,
但就是因為實質內容在社會沒有了,所以才要一直強調一直強調,一直形式化,讓那些變成權力的工具和意識形態,來維持社會穩定。

喊愈多的,愈沒有實質了。
不是那些價值不對,而是那些價值被表現的方式;喊愛XX愈多,大概都是對XX愈沒有真正的愛。
更慘的是,那些XX,都是變成審判別人的工具。

本來是要讓人變好的東東,最後成為壓迫別人的東東。
這就是文明!

這是老子對歷史社會的觀察。

不是嗎?有點道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