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1)2018/03/30 卷上第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1)2018/03/30
卷上第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道家談的某種「玄理(德)」,也是一種原理。
但為什麼被稱之為「玄理」,因為這種原理的運作,和我們所習慣的自然科學式的原理運作模式不同。

自然科學的,是和個人意志的運作無關。
但,玄理的,恰恰是和個人意志以及作為有關。
換言之,人本身就是處在於原理的運作過程之中,是其結構之一部分,
你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原理運作的結果與效果。

所以,玄理才會和修行有關。因為你的自我改變,會影響結果和效果。

現代物理學測不準原理就是如此,海森堡開始思考,難道是觀測的這個行為造成的影響?

那麼,個人的如何作為,會如何影響,就會進入討論範圍。

以下是老子舉例式的說明,說明人的自我調整所要調整的方向應是什麼: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大方向的抽象原理是「虛一靜」。
但在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中,會有不出的呈現樣態。

在返求內在的過程中,這返求內在的呈現,給了一種例子來喻說。

例如,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王淮案:
精神純一,心性柔和,是亦子之德,亦聖人修養工夫之極致也。p42

又例如,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王淮案:
此言吾人動靜語默之間,要能柔弱安靜,謹言慎行,勿爭雄長。p44

如此,人才能與玄理有最大的相應度,人才能對玄理的作用與後果,有與參與性的可能。人的主動性意義才能豁朗。

最後,講一句自我人生的感受語:
人如果沒有什麼形而上的、玄理式的可畏之情懷在自己的身上,
那麼人就不會欲望去改變自己。

不改變你自己,你的世界就完全不會動。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0)2018/03/29 卷上第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0)2018/03/29
卷上第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無為,或「無」的概念,在老子一書中是重要的「作用型」的觀念架構,
也就是說,
在現象界如果要去論及效果,
那麼核心觀念是從「無」出發來談及效果。

不只是現象界的效果論要從「無」來推論起,
人的「修行論」,也同樣要從心靈的「無」來說起。

但,「無」很難被理解,被了悟。
所以,老子用了不少例子來解釋,「無」是如何的在形成效果的過程中,起作用。

如果你理解了,感受了,那麼你的人生思考,不管是在那個方面,即使是「權力鬥爭」方面,你也會去思考如何讓「無 」起作用。

會用「無」,要智慧的。一般人,想到「無」,嚇都嚇死了。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想想腳踏車的輪子,如果中間不是中空的,「無」,那麼中間鋼條就無法被使用,輪子就沒有作用了。
輪子要有作用,就一定要有中間的「無」。所以,「無」是有用的。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容器如果不是「中空的」,即「無」,那麼容器就根本不成立。
容器之所以「有用」,就在於其能展顯「無」的作用和效果。

房子也是一樣。
中間要是空的,無,才能有用。換言之,房子之所以是房子,是要讓「無的空間」,存在。有「無」,房子才有用。

以上的例子,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無,亦即「給空間」,
無,亦即讓「事情可以去運作」,
無,亦即承認變化,才能讓人去成長。

有,就是「不變」,就是「既成」,就是「僵化」。

王淮案:
既知虛無之用,則以治身、治國,皆能大有受益。p48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9)2018/03/28 卷上第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9)2018/03/28
卷上第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這是一章很重要的「行法」章節。

行法,就是指一些你可以去「實踐」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你可以改變某種心靈的「態度」,
讓你的心靈態度,最接近可以「理解」某種道理的狀態。

這真的不玄密!真的啊。

你如果想學游泳,
你首先要進入到水裡去,
在水裡調整你身體和姿勢,
讓你的「心靈狀態」是一種在水裡的狀態,
教練教你的東東,
你才有可能理解。

最重要的是,理解完要練習。沒有練習,什麼也都游不了!

同樣的,
老子一書中常常強調的「虛一靜」是心靈狀態,
沒有這種狀態,
你感受不到,理解不了,老子所談的「道理」。
正如同小學生無法理解代數方程式一樣。

讓人可能有那種心靈狀態的「身體調整」,這章就說明了可能的方法。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說的很清楚了。

但你也很清楚,你幾乎不可能有一點實踐上的意願和機會。
所以,
你不要笑老子書的內容,
真正的狀況是,
你根本沒有那種心靈狀態,可以去理解。

如果,你對我這一系列的書寫有某種感受,
你想更進一步的去感受那種老子書中道理的「明晰性」,
你就必須在身體狀況上去調整成那樣。

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那些有讀書經驗的同學,你們大概可以感受到,
你們在不知不覺中,
其實把自己的生活,逐漸調整地走向這方向。

道理如此,這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王淮案:此兩句為全章之主眼。
這句王弼解的好:
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
p51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3 卷上第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3
卷上第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

這是很有趣的一章。是對道家修行「下手處」的某種範例說明的一章。
但舉的例子是很有啟發性的。

下手處,指的是就你可以有感覺可以去思考去實踐的地方。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不只是辱,而且是寵,也都是要「提心」一下。為什麼 ?因為辱,我們容易提心,而寵,我們往往不容易。

提心,是指,是不是我們有什麼特別的欲望,所以這些「寵辱」於是就自動來找我們了呢?

有心有為,一向是道家「大戒」。故,「貴大患若身」。

老子有做了說明,為什麼寵辱皆驚,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為什麼會擔心來擔心去呢?因為,我們無法忘記自我的各種計較與計算: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最後一句話,是古人一句話的道家翻版,即「古人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人,一個人,能夠貴修身,貴修行,才足以寄天下。而不是天天喊著「要為別人」的那種人。

真正愛惜自己生命自己靈性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同理心,把他人也當作是像「自己」一樣的人,來尊重,來與之共事做事。

如果是認為可以為某種理想而「不惜自己」的人,也絕對會因「那種理想」而把人當「物品」一樣的消耗掉。

真正把人當作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通常會「寵辱皆驚」,而把天下之人當螺蟻的人,往往是「寵辱不驚」。

這裡很有趣,往往和你直覺的相反,但這世界就是這樣的呈現。
你可以擺在心裡,去觀察,去警愓自己。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2 卷上第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2
卷上第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這是老子對「道」本身,正面進行描述的一種文字呈現,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居所」,正是如此。

王淮案:
此章完全為本體之描述。p56

「道」是經驗界存的根據,也是經驗界運作模式的結構底本。

經驗界奠基於此,是經驗界的本,因之,對經驗界的描述和思考,本質上就無法直接說明道。

所以,以指指月,得魚忘詮。此是,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因之,如果強用邏輯語法結構來說明,一種說法是,王淮案:道德之絕對性。此即,「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道,如果真的需要被存在者(此在,人)去注意到什麼的,那是因為,它必然作用於主體,去變化主體。

此是客觀性,變化與作用,就是主體的本質,而不是屬性。
所以:「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是指,道的超越性,亦即它的作用要發生,是 在你的意志 之上,非人力所為也。

但,這很重要,
人,這種存在物,這種主體,
卻是可以「體悟」道的。
亦即,人對此種超越性的存在根據是有認知上的潛能。

所以,人對道可以「感而遂通」。此是,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既是「體悟」,就不是「純粹」推理思維之事,而是要輔以透過「直觀」此種認識功能來加以通達。

但直觀不是馬上就有的那種感知直觀,而是範疇直觀,一種對抽象普遍性的直觀。
這需要「修行」的過程段練,亦即對主體的自我要求之某種狀態,才能達致。
用胡賽爾的說法,從日常生活的態度轉向哲學態度的一種自我「懸置」的轉變。

如是,方能:以簡御繁。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7)2018/03/21 卷上第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7)2018/03/21
卷上第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容;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

這一章,形容的是,對道家所提歷史社會人性的道理之實踐過程,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觀。

換言之,這是對實踐論過程的描述與說明,這對「修行者」而言,是重要的參考說明。

老子說,他勉強形容一下,「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王淮:
「微妙玄通」不是形容詞而已,相反的,那是對於道作用模式的一種說明:所存者神,所過著化。p60

生命,若不是獨斷獨為,生命,若是有「向上」之玄妙企圖,那麼這一向上之過程,就必然要有章法,否則也何足以談生命的向上。

對章法的信賴與實踐,在人的作用過程,就會有如老子所談的那樣的各種樣態: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容;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注意,就是一個「若」字!

老子強調虛靜,虛靜是「手段」,透過這修行手段,人可以「有道」。手段,就是「若」。

為什麼一定要「若」?

若,是反方向,反迴到自己內心的清明,這「內心的清明」卻是要讓你「向外看得更遠」。這是「人」的存在結構。

向內的虛一靜,才能使內心有流動感,才能不斷推陳出新: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6)2018/03/20 卷上第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6)2018/03/20
卷上第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這是老子對於「人」如何可能體道的「方法論」的另一種表述。

提出方法,說明了過程,論述了後果成效。這是實踐學(修行,功夫)的表述方式。

「致虛極,守靜篤。」
這是實踐學的方法上的總綱。在這綱要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因為個人根器不同。

王淮案:
「致虛極,守靜篤」兩句,蓋修道者「明心」之工夫也。…唯有吾人之心靈虛靜而清明,然後才能夠悟道(知),亦才能夠體道(行)也。p68

換言之,心,必須在特定狀況下,才能對某種特定的「原理」進行認識理解之可能。

「致虛極,守靜篤。」是老子一書所要求的,人要才實踐而致的特定心靈狀態。如此,對「道」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後的遂行,才有可能。

以下的說明,是對「道」這種要被認識之物的一種總體式描述: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也就是說,虛靜的心靈狀態下,你就有能力可以去感受到,親自的去感受到,道的這種運作特性。亦即道的規律。

道家強調「體用」。各種現象(用)的背後,其之所以是如此現象的那個運作模式是什麼,就是體。

但,這體,卻不是「理智」認識的來的,文字的表述,只是描述而已。而必須是某種感受,直觀而來。你會當下依之而行動的某種感悟之理。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幾句,說明了,依道而行的效果,或者說,後果。

來,
想辦法真的讓自己「「致虛極,守靜篤」一陣子,然後你就會感受到:奇怪,有某些道理你以前怎麼會無法感受而理解。

這些道理是如此的有用。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5)2018/03/19 卷上第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5)2018/03/19
卷上第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如果,道家所講的道,是具有形上學意味的道。

這種經驗界不能直接「看到」的理,
而且又是會跟歷史社會作用變化一定相關的「理」,
是會被人世間的人們如何來認識呢?

大概有三類,
第一種類的人,「知有之」,但更重要的去實踐它。實踐所來的作用以感悟而理解,更重要。

所以,這種類型的另一種說法是,王淮案:
任無心而自得,放無為而自然。p72

第二種,「不能無心無為,則必落入有心有為之層境」,所以,親之譽之,表示花更多的力氣在「非實踐」方面,可以說,是花更多時間在宣傳教化上面。
但,還是相信的,只是實踐的功力上不到純青。

第三種,「畏之侮之」。對那種「形而上」是不相信,而且還會嘲笑和對著幹。

這我們常看到,就是絕對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聰明,自己的權力,自己的「理念」。
天底下,除了自己,毫無「可畏」之處。

所以,聖經: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孔子:君子有三畏。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河上公:
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以不信,而欺君也。p74

一個人心中如果沒有什麼「可畏」的,那麼在這種心情之下的各種作為,日子久了,慢慢的就沒有人會去相信那個人。

簡單說,喊多了,做不出來,就沒有人會去相信。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句是最高層次的了。

一個人,如果,
做成功了什麼事,但大家卻說那是不應該就要這樣的嗎。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4)2018/03/16 卷上第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4)2018/03/16
卷上第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

這章,大概是難搞的一章了。

這是老子和儒家傳統概念中,相突衝最大的地方,
看起來啦,看起來。

好像老子都跟儒家中的仁義、忠孝,唱反調。

來,
老子一書出來時代,恰恰是傳統禮法的「負面」負作用明顯發生的時代了。

古代的掌權者,就愛用「禮法」這血緣式概念,來維持社會穩定,也可以說維持政權。

正如同我們愛用自由民主法制正義等等現代形的「概念」,用這些來「定」別人的對錯,例如衝一棟政府大樓,說一段什麼話,是不是對,是不是可以等等。

現代形的「概念」這也是要維護目前的「政權」,
只是政權不再是血緣式運作的模式,而是資本主義模式運作的政權。

禮法有正反兩面。正面,人可以穩定的成長,可以在穩定中讓生命長出最美的樣子。
反面,「過頭了」「強制太過」了,就成為壓制的工具,成為人的成長的障礙。

老子,在「禮法」如此強大的時代,不斷的在說出禮法可能的負面的作用。

什麼是仁義,人與人之間,如果有什麼自然的交往關係,就是仁義。
當文明發展了,人與人競爭了,想要權力了,於是人與人的自然性就不見了;
恰恰就是那種人的自然性不見了,所以那種要強制的去維持社會運作的禮化,就更加被提出了,也正是如此,禮法愈被強調,恰恰是讓人有掩飾與利用的機會了。

禮法成了謀權與鬥爭的工具和意識形態或普世價值,如同現在的自由民主法制正義等等現代形的「普世概念」。

正如同,愈沒有真正的感情了,你才要一直跟對方說我愛你。

所以,對老子而言,仁義、教慈、忠臣,都是「反指標」。

那本來不是不好的東東,
但就是因為實質內容在社會沒有了,所以才要一直強調一直強調,一直形式化,讓那些變成權力的工具和意識形態,來維持社會穩定。

喊愈多的,愈沒有實質了。
不是那些價值不對,而是那些價值被表現的方式;喊愛XX愈多,大概都是對XX愈沒有真正的愛。
更慘的是,那些XX,都是變成審判別人的工具。

本來是要讓人變好的東東,最後成為壓迫別人的東東。
這就是文明!

這是老子對歷史社會的觀察。

不是嗎?有點道理呢!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3)2018/03/15 卷上第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3)2018/03/15
卷上第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這章是道家和儒家開始產生具大差異的地方了。
就一般狀況而言的大眾,這也是「講什麼東東」的地方。

建議,
老子一書,從來不是官方被認可的政治思想教科書。
二千年下來了,一直有人讀,一定有他的道理的。
所以,如果不懂,最好「懸置」,對你以後比較好。

「絕聖棄智」,這是指一個人都不要讀書,最好是文盲的天真樣嗎?

當然不是。
那是指,我們不要用我們所讀到的某種道理,於是就用那種道理當作「天條」,就去要求別人要跟著做。這是對人民最大的傷害。
如果書讀的少或不讀書,這種狀況就不會存在。

在歷史中有數不完的例子,自己想想就有,什麼純粹XX,進步xx,XX圈,XX制度,XX正義。

「絕仁棄義」。這也一樣,倫理要求過頭了,就一定是「以禮殺人」。正如同歷史中的,以自由殺人,以上帝殺人,以正義殺人。的例子,…

「絕巧棄利」。天天想賺大錢,就一定會去鑽各種可能的法律空間,…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老子,更在乎人能不能活得「很自然」,很自然的像一個人。人文教化,都一定有弊面,老子很不客氣的指出來。

蘇子由曰:
見素抱朴,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其性。
p80

我很喜歡「天下各復其性」這句 ,這 樣,人就不會被別人眼中的正義而壓迫。那是最大的傷害,用道德而來的傷害。

但,你有本事讓別人「各復其性」嗎?
沒有啦,那要修行的。
你大概都是要別人跟著你的正義!

所以我個人喜歡阿多諾,他有星叢理論:在每個星座中,每顆星星都是星星。

所以,你又hight了嗎?因為你都覺得你是在追求自己。
不不不,你是在追求這個社會中所給你預設的那個 「你認為是自己的自己」。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2)2018/03/14 卷上第二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2)2018/03/14
卷上第二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這章很難懂。
如果你有「感通」,一通百通;如果你要用形式邏輯推理去講清楚,如我現在所做的,那我就儘力就是了。

「絕學無憂。」
這不是要我們不要讀書。好像有 一些人老愛講的,老子是反智論。

來,
知識愈多,人的煩腦就愈大,人就有更多的事可以煩腦。這是基本事實現象,老子只是如實的講出來而已。
這是一種基本現象描述。
本來如此,跟反智有什麼關係呢?

再來是,如果人有這種不可化解的知識與煩腦共構的現象,那我們要如何去面對這一現象呢?

人如何在一定有煩腦結構下最好的過日子呢?

這裡涉及到,怎麼去看待煩腦這一現象的觀點角度。

煩腦是人的心裡中的「小波浪」而已嗎?只是要抹平而已嗎?只是一個可以割去的小腫塊?

還是說,煩腦是一種人的存在結構,既是結構,煩腦是一定連結著什麼東東。於是,那麼處理煩腦就可能是從結構中「解脫」之可能,或是從煩腦中去展現更高智慧之可能?

將煩腦當是和知慧/解脫的共構式結構現象的呈現,是老子的 看法,也是傳統果東方哲學的方向,如佛、儒。
這點,西方的存在論現象學之海德格爾也是如此肯定:煩腦是「在……之中」的結構式現象。
從煩腦超出,就是本真!

以下,就是如何超出煩腦的老子之藥方: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總之一句 ,和煩腦在一起,而又不被煩腦挷死!
如何可能不被煩腦挷死?
因為生命中有「可畏」的東東!

讓生命充滿「可畏」的體悟,那麼你就可以乘著「可畏」之船,在生命的煩腦河中,隨波逐流。

但,談何容易呢!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1)2018/03/13 卷上第二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1)2018/03/13
卷上第二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

這是對「道」做某種進一步描寫的文字。文字很美,但大概難真的能夠理解。

應說,古人,對於「理解」的定義,是和我們目前不同的。

古人是,用一種比喻,透過這種比喻讓你有感,讓你可以因之而可以據之而行動或規畫,這就可以了,就是理解。

我們受現代科學影響,大概凡事都要「數學化」,用數學化的方式來表現出來,能用數學化的方式來推理出來,才能算是「理解」。

有些事,是無法被數學化出來的。例如,美。

道,亦然。因為,數學化是「道」一種可能呈現的形式而已。

但, 既是談「道」,那基本的原則就是對某種「同一性」是有所期待的。再來的問題是,這同一性如何被理解?如何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古書往往不會直接描述道,因那是不可描述的,而往往是用某種作用後的經驗現象,讓你來「藉由此」而體悟「道」的作用。

從作用中,來感受來思考,你和道的關係。所以「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是(王淮案)言:
真人之容貌寂寞恬淡,深不可識也。p89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這幾句是說,
本質是無法被言說的,只能透過其作用後的經驗現象來肯定道之作用和存在。象,物,情,信,準此。

如果你因之而對道的「同一性」有某種感受,你理解到,你感受到,去「依」著道而行,是更好的指南。所以,「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但你會問,人呢?人的主體性呢?是不是不見了?
來,只有人,才能體道。
這就是人的主體性。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0)2018/03/12 卷上第二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0)2018/03/12
卷上第二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這是很重要的一章。

如果你對所謂的「修行」沒興趣,卻有強烈的「入世」情懷,那麼這一章,
如果你有幸碰到,
裡面的內容,你又是能有所「直覺」的覺的是那麼一回事。
那麼請你背下來。

讀老子的人,如果不是往修道上走,就一定是非常權謀之人。

這是一定的。

我從來沒有覺得「很權謀」有什麼不好,看你的目的。
反正我相信,天道好還!
權謀對別人,別人就不會不這樣的對你。否則就太對不起你了。

為什麼,一定會權謀。
因為老子所談的是「客觀性」的社會歷史性真理。
必然會有真實效應。只要你做得到。
權不權謀,在於為自己還是為別人,而已。

但,就修行而言,生命的軌跡也是如此運作的。

就是因為生命的軌跡也是如此運作,所以社會歷史才會有那種客觀性的運作。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
王淮案:
此四句實為說「手段」與「目的」之問題。全、直、盈、新,為所欲達到之目的,曲、枉、窪、弊,為所欲採取之手段。

這種,反者道之動,模式,是道家的特色。
很多大人物都懂這道理。

拿破崙:愈遙遠和愈彎曲的道道,往往是最佳捷徑。

李維哈達:正面進攻是差的戰略。

等等。

生命的軌跡也是如此。你要等待,安靜,要無欲、要虛已,是為了能達到更是本源的自己,那是更有活力更有智慧的自己。
但過程都是曲繞的內向式的探尋。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句話我不解釋了。

如是你是那塊料,你直覺就會有感。

想要,在人之上嗎?想要天下莫能與之爭嗎?

來,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9)2018/03/09 卷上第二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9)2018/03/09
卷上第二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天)者,同於失(天)。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我年輕時讀老子,
第一次,這書中有一句話,就這麼的讓我內心敞亮了起來,就是這章。

之後,我就知道,我找到去理解老子的基石了。

讀古典就是這樣,必須在不斷的忍耐與承受中,找到那讓你心中敞亮開來的第一句。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就是這句。

對啊,飄雨與驟雨,是一種形容詞,形容某種忽來乍到的強烈心情、情緒和行為,
正如同下大雨不會下「一整天」,雨愈大,下的時間愈短。
那麼,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老子的比喻是不是合乎人生事實的現象發展呢?
我第一次有感受了。

所以,希言,自然。

生命有其「道」,也稱之為自然,我也稱之為「客觀性」。
生命從來不是你想如何就去如何,
更多的是,
你想如何以後,有些「後續反效果」是必然會來的。
這你有感受嗎?

所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天)者,同於失(天)。」
既然,道具有客觀性,那麼人的主體能動性與這種道的客觀性之間,其關係模式又是什麼呢?
如上。

傳統概念中的「體用」就是如此。
感受到了客觀性,你願意去讓自己的生命散發出那種客觀性嗎?
那種客觀性,也是你生命中本來俱有的,正因為也是本來俱有,所以才能談「感通」,感而遂通。
讓客觀性在你生命散發出來,也只是讓你的生命散發生某種「俱有客觀性」的生命自然。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8)2018/03/08 卷上第二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8)2018/03/08
卷上第二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章,
每過一陣子,我都會回來讀讀看看,
看看自己,
這章,總會一直讓人有不斷的感觸。
就像鏡子,照映著你自己的不舒服處。

人終歸要認識自己,讓自己活得像自己,像一位可以自己不斷超越自己的自己。

捨己求外,讓自己長得像外面流行的意識形態,就像「踮起腳尖,跨步行走」,這種有心的不自然,你能撐多久呢?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很簡單,很多人講,你也看得很多這種人,你也知道這樣不太好,
但你做不到。

自見,自是,自代,自矜,是自炫其智,其心,其德,
王淮案:
有「我」之故也,此兩者非道,故終必引生其自我否定。p102

換言之,一種會有負面效果的反作用力,就「一定」會產生。一定哇,對一定。這是客觀性。
而且是「自我否定」。

以上那些人性的某種現象,很常見,但沒辦法,人性如此。所以,負效果也一定會有。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如何去化解,在於自己的內視,在於自己的自我要求。
雖然,很也難做得好。

但這不是向外要求,而是向內要求自己。「總是可以做的」。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7)2018/03/07 卷上第二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7)2018/03/07
卷上第二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這是老子一書中的某種「本體論」的論述。

喜歡讀書的同學,可能忍不住要用希臘哲學中的各式本體論、宇宙論的想法觀點,來比較一下。

但,老子一書,所注重的是社會性、歷史性以及人性的某種普遍作用模式,而不是外在自然界的運作原理。

希臘哲學的思考精神是去思考「自然界的」生成原理。這一點和老子是大不相同的。

但,老子一書,的確是用大量對自然界的描述,來轉喻式的說明,道家之「道」在人文性方面的運作模式和作用。

這二點差異,還請深思的同學,好好體會一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社會歷史性作用之道)是獨立於個人意志的。我也常用「客觀性」來加以說明。
人,不可能影響道的運作模式和作用,
但,如果,人能夠在自己的行為中是合乎道的運作模式,
那麼道的作用,就會「效果」出來在你的身上。

換言之,人和道的作用之間,是有某種實踐論上的「互動式」「對話式」的相關性作用,傳統的術語是「體用」關係;
而不是如同與「大自然」的關係,是不可更動的。

王淮案:
此全為狀道之辭,所以喻「道」之體用也。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是生成論,亦即道的「作用模式」,「遠」與「反」,就是「反者道之動」,或著說,「物極必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與道的關係是「體用關係」,是有某種交互作用的相互關係,所以「王居其一」,即,人也是道的運作模式中,結構中的必要份子。
所以,「修行」才有可能。這是修行作用理論上的必然性之論述。
人的「修行」,可以影響自己,也可以改變社會人文面的外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指的並不是「大自然」的那種自然,而是人性內在的 「自然」。

因之如此,所以「感通」這二字,才能在古典學問中有意義,而我們在自己的生命運作中,也的確能感受某種「感通」之發生。

感通之當下作用,讓人越出自己,讓人有超越自己之可能。所以,人才有修行之本質。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6)2018/03/06 卷上第二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6)2018/03/06
卷上第二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

這節,很專心的在談修「道」的方法。是實踐論的內容。

我們常強調,道家所談的「道理」,是具有「客觀性」,也就是說,道理是必然的作用於現實經驗世界。

但,要如何,這「道」理作用時的「正向效果」的可能性效用,是會落在我自己的身上呢?

你要某種實踐,依一定方式去實踐,實踐於某種有關於自己「主體性」的改變,道的正向作用才會在你身上顯現。

這是修行。

關鍵點是:要去改變的是「你自己」。你改變了,正向作用就會在你身上呈現。如果是別人變了,則任何作用和你無關。

「重」與「靜」,是自我去改變的方向。

王淮案:
此兩句言修道者建立德性主體之要領。「重」與「靜」皆就主體之「心境」而言,謂「精神」之「凝歛」也。p108

那麼,方向談出來了,而實踐過程呢?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終日不離,對,這有多難啊。是的。所以,很少人能享用到道家的效用。

既成重與靜之主體德性之建立,外在的「榮觀」,不足以累其心。

真的不容易啊,所以老子最後再感嘆一下: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5)2018/03/05 卷上第二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5)2018/03/05
卷上第二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這章我是在很害怕的心情之下進行「強解」的。先說一下。

之所以如此,乃在於很難用合理形式邏輯的語言表達方式,來把「意思」呈現出來。

但,這樣的章句,你是不是能有一點小小的體會,這體會是從「文字」裡而再帶出去的某種意在言外的體會,往往是你讀老子一書是不是能有點味道的某種測試紙。

邏輯上這顯然是不通的句子,例如「善行無轍迹」,這怎麼可能?
任何行為必然留下軌跡,沒有軌跡就一定是沒有任何行為。怎麼有可能是:沒有留下軌跡的行為呢?

老子中,這不是對外在現象的描述,而是藉由外在現象的描述來說明一種屬於「道」行的「行為中之心思活動狀態」。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是對應者如下的心理狀況:
「無為而自然」、「不言而自化」、「無心而自得」。p110

釋憨山曰:「
聖人忘機特物,有霸群生。然以道為密,不設網羅,而物無所逃」。p111

這裡的關鍵是,不要強用自己所「聰明」,而是「觀」「照」局勢之變化。
「照」,不是推理,不是厲害的推演,而是一種對局勢之「直覺」,或「單絕純注意」。
注意,局勢要先有,人只是「觀照之」於局勢;
而這種直覺是修行歷練後的某種「非神格化」的先驗直覺。所以是「明」。
局勢在先,觀照在後,所以是「襲」「明」。

你相信,你有一種不用推理,只是「觀照」這樣的一種「認識能力」嗎?

釋憨山曰:
「不過承其本明,因之以通其蔽身」。
「莊子庖丁游刃解牛,因其固然,動刀甚微,劃然已解」p
112。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4)2018/03/02 卷上第二十八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4)2018/03/02
卷上第二十八章/臺灣商務(初版)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老子一書,在描寫一位道家原則實踐者的心路歷程,或是說心路摸索的過程,所給予的指示或暗示,往往是用「自然現象」來說明。

但,用自然現象來說明,只是為了讓讀者易於領受,而不是說「道」的作用模式,「就是」大自然的運作模式。這點你要多去想想。

禪宗常說以指指月,在月不在指。道家這種言說模式亦然,心靈運作模式可以用大自然的現象來說明,但心靈不是大自然。

大自然是「自動」運作用,道的運作模式若要能讓主體有所收益,主體是要去「實踐的」。兩者不同。

主體去實踐的臣服於道的作用。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這句就是如此。

例如,什麼是嬰兒?完全的呆呆式的存在嗎?那是白癡。
來,王弼:
「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嬰兒是指有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不是「推理式的」「形式邏輯式的」判斷作用,但仍會作出判斷。
嬰兒如此啊,嬰兒會判斷,但不是推理的判斷。
人,有這種能力的。
但這要去練習,正如同打坐一樣,你要去練習。

王淮案:
且唯其能虛「心」弱「志」而貴其「柔靜」,故其「神」日全,而復歸於「嬰兒」也。p114

這種道家心法實踐起來,經驗界的樣態會很像是如此: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虛心弱志,人才能有能力容納「矛盾面」。矛盾面是「人世界」必然運作用的「基礎」。
我們傾向於不去看它,但老莊要你去真實面對它 。所以「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但要「虛心弱志 」才能面對它 。

如果你有受西方哲學訓練,這其實也就是現象學的「視域」 模式。

被凸顯出來呈現於主體視野的東東,其「旁邊」必然有模模糊糊的東西撐著,才能凸顯出來。就像,一個圖的圓心,要被認識,圓心外的東東也是「必然」需要的。只是你慣於去忽視它而已。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這句話我不解釋了。
這是老子的文化哲學。

老子對文化表面看起來採取「負面的態度」,這沒錯,看起來如此。

王淮案:
此句顯然是遮詮,非表詮。

老子更愛談「文化」的負面效果。

愛談一個東西的負面效果,並不必然是否定這東東。讀者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