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3)2018/03/01 卷上第二十九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3)2018/03/01
卷上第二十九章/臺灣商務(初版)

------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

人,活著,永遠活在二難之中。總是在兩邊交迫的矛盾之中,總活在這邊也有道理,那邊也有道理之中。

道家亦然。

雖是去私、無為,但,人活著就是在「人世間」,就是要有抉擇和判斷,那麼,如何呢?

「不得已」。這是道家的「有為」理論原則。

不過,這世上,人人都說是因為「不得已」而做某某,不是嗎?

是真的不得已,還是某種欲望,只有當事者知道。
但,「天道好還」,什麼心態,自有什麼後果。

所以,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天下神器,「不得已」而為之。一有私欲,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這是道德訓示嗎?還是說,這是歷史社會必然的原理,會有真實的作用產生呢?

這無法用類似自然科學的理論性效果證明,但是,如果你愛讀歷史,史跡班班。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這是老子藉由自然界的描述,來說明「歷史社會」之運作也有某種客觀性的原則。
即上面所說的「不得已」,「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即是歷史社會的原理,亦即,人,很容易在自然的狀況下,就會不知不覺的自然走入「為」或「執」。

如何最大可能的跳出這種人性的迴圈呢?「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如此,人才能有這樣的一種「性質」或著說「性格」「德性」出來:
(王淮案)
在「德」與「智」兩方面呈現此種兼容並蓄之精神,對於事物永不偏執。p120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2)2018/02/27 卷上第三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2)2018/02/27
卷上第三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這段也很有名,有幾句經典名句:
其事好還;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等。

先談,「其事好還」。這是佛學中的因果觀念嗎?
不是。

但,這是老子從人生歷史經驗中所歸納出來的現象,也就傳統觀念中的「 報應」,一報還一報。

迷信嗎?看你啦,我不想辨解。但,歷史往往就是如此呈現。天道好還,天道好還啊!

大軍之後,必有兇年。這也是歷史事實。多看歷史,就知道了。

但,大軍,未必一定是指戰爭啦,各種要修理別人的欲望和手段做出後,就必然會如此。遲速早晚!

老子本來就是一部對歷史經驗歸結出某些原則的書,雖然多是用「自然現象」來描述,什麼驟雨不終朝,等等。但其所指涉的,卻是人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某些規則。

再來的問題是,人可以打破這些規則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嗎?

這個問題,要你自己去多看歷史。
只要你看到人類這種動物的歷史,是有如此的相似性以及重覆性,你就會對「歷史」產生敬畏,就會收攝自己。

要有敬畏之情產生,不容易啊,同學!切莫小看。不是你想要有就會有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不得已,勿強。這是老子一書中的心法。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嚴幾道曰:
秦有白起,楚有項羽、歐洲有亞力山大,有韓尼伯,有拿破崙,最精用兵者也,然有不早已者乎」p123。

歷史現象就是經驗界的,人是活在歷史的,只要是歷史經驗界的人,就此,

王淮案,

一切事物發展服從一種物理學之「強度原則」,而為一拋物線之趨勢,…凡屬拋物線之發展,有其顛峰狀態,亦有其衰竭現象,此即所謂「物壯則老」。p123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1)2018/02/26 卷上第三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1)2018/02/26
卷上第三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

這是老子對「軍事」的態度:兵者不祥之器。

兵,不一定是專指「軍事戰爭」,任可衝突,商業的,人際的,到最後的解決方法如果只能是「消除對方」,也就是不容他人。
那麼,這樣的發展,引起這種發展的心態:不祥。

不祥,是指,在勝利之後,「某些更大的負面效果」,無可避免的會來臨對勝者之一方。

因之,佳兵,即很有戰爭威力的東東,要不祥的視之,因為,久了,手有佳兵,很難不去「樂殺人」。

有「樂殺人」之心態,即別人都一定要臣服於我的心態,這樣的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但,基本人性是這樣的:如果你有佳兵,也可以說,資金、聰明、計謀、人力等 ,如果你有這些優勢,
人,對是人這種生物,很難不會去想要「修理別人」。

故老子戒: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想要修理別人,到樂殺人,是一條高速公路。二戰即是範例。

原本只是「 資源的爭奪」,最後,則是以「殺多少人」為高興!

人類!啊!

王淮案:
貴愛其身則可以寄託天下者,豈有樂殺人而可以得志於天下者乎?

能不樂殺人嗎?這是要修行。
修行的方向是「貴愛其身」,尊重「自己生命」的人,才會將心比心,把他人也當成是人。

一天到晚喊大口號的人,往往最易把別人當成「可處理的物」。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0)2018/02/22 卷上第三十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50)2018/02/22
卷上第三十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

這是一篇論文,談道家對「道」的經驗作用模式與效果之合法性威力。

道家一向用「大自然」的作用,當作對道之作用的一種寫意的表象描述。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川谷與海,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效應樣態,會是什麼樣呢?

王弼:
川谷之以求江與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p130

海,無心。但,川谷也「無心」的一直向它 靠過去。這是「道」效應。

王淮案:
喻體「道」之聖人,守朴無為,則天下之百姓莫不歸之。p130

生命修為如果達到某種程度,「自然」會有一種吸引力。自然的哦,不是刻意出的來的。
那種吸引力,也自然也有人感受到,會形成吸引力的效果。

對道家而言,那種修為是「守朴」。

這比較難被接受。因為,一般 人都是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不管是外表的或是思想觀 念的。

守朴,也能吸引力嗎?你要不要試看看。威力超出你的想像呢!

但,容易嗎?難。所以,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如果你做得到,效果自然來。精準的跟算數學一樣。

守朴,為什麼有效果?
因為這是人性中的,內在本有的,所以才會有吸引力。
只是,你「熱鬧」習慣了,你不相信那種「安靜的鳥樣」能做出什麼。

守朴的人性,這種「自然」,有如: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像下雨一樣,政府不用下命令,水就會自己平均地流。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但如何守朴?
這句 你就看看就好,我也做不到。但這是方向:知止所以不殆。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9)2018/02/21 卷上第三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9)2018/02/21
卷上第三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

這是談修行老子之道的「行法原則」。大概了解了這些方法的樣態,你才能跟著去做看看。

為什麼要做看看,因為你想改變自己,並且藉著改變自己得到老子所言的各種生命的社會的「效果」。

改變自己本來就很難,這時代猶難。
因為我們都被教育成要「表現自己」,「要展現自己」。
這也沒錯。

但所謂的表現自己是「什麼程度下的自己」呢?國小的國中的高中的還是大學的。

大學生,大概自以為很好了,好好表現自己就是不得了了,這世界就應給他一個諾貝爾獎。

沒關係,畢業幾年後再回來看,你就知道了。我也走過啊。

所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們罵人批判人都很厲害的,這沒有什麼不對。
但,我們幾幾乎乎無法看到自己的「缺點」。

這很簡單啦,人生如此。誰有能力看得到自己呢?這是認真講的。
因為人「天生的認知結構」,就是向外尋找「對象性」的對象。
人是沒有「習慣本能」的向內自己去看自己的「認知習慣結構」。
因為,看自己,是「自己批判自己」,這無法形成對象性的意向性,不是向外看的,所以,人幾幾乎乎無法去看到自己的「XX」。

所以,「自知者明」。明,哦。
看別人只是「智」而已。
智是判斷的,而「明」是「內觀的」。
這是兩種不同的「認知系統」。
所以,內觀,是修行的方法。

怎麼內觀?晚上,安靜的讓自己安靜下來半小時。你的「內心」會自動浮出很多「感受出來」。看 看那些感受啊,就言樣看。這是內觀。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
這三句一樣。自己迴向的看自己。

因為太難了,所以,「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要有志,要久。亦即,要不斷的去提撕自己這一方向。

修行的效果:「死而不亡者壽。」這是表意的說法。亦即,真的走過了這一路,你才能肯定生命的「價值性」。

人的「價值」。嗯。你真的能肯定人有價值?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8)2018/02/20 卷上第三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8)2018/02/20
卷上第三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這段,又是一個總說式的提綱。

先來看最後一句: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類似的句子,在老子一書中,反覆出現。

年輕時,讀老子,有時甚至覺得煩,怎麼老是出現。知道了啊,講了又講。

慢慢的年歲增長,才知,這不是要讓你「知道的」,這是要提醒你的。

不斷的提醒。那意味著,那有多難,跟直接的人性有多麼的「對著幹」。

正如同很多佛學經典一般,例如金剛經,同樣的句子一直重覆,一直重覆。

因為,那不是要你去理解的,理解無用,而是要你去試著做看看的。

要能讓自己「以其終不自為大」,有多難啊!

但,注意哦,老子一書都不是只是道德性的提示,而是具有「會產生效果」的人性社會教案!

***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王淮案:
此兩句特就道之作用言,喻道用之廣大普遍。p.137

作用哦,作用。

修行,換言之,去調整自己的「生命心態」,不是要被人稱讚的,那才是真的沒有用。
而是,會在社會運作用產生真實的作用。

就是這種作用: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大家喜歡靠著你,喜歡貼近你。

「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自己的調整,是「小小的」,但最後的作用是「大大」的。

所以,成功調整後的作用,往往被稱之為X大大的。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7)2018/02/19 卷上第三十五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7)2018/02/19
卷上第三十五章/臺灣商務(初版)

------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

這是在描述,如果你對道家有興趣,那麼道家所談的那些東東,你學習的過程可能會有的反應。

換言之,它先跟你說了,如果你讀不下去,剛好而已。因為你過慣了很「嗆」的日子。「淡」,你會活不下去。

而最「嗆」的是政治。

***
天下往,是指大家都會喜歡跟著你。這是應效。

如何可能?要「執大象」。

大象是指:(王淮案)「人君誠能守無為之道,建無私之德,則天下自然歸之,如水就下」p139。

其實也不難。你過年回家,那種一直啐啐唸,一直「有想法」的「長輩」,你不要想去他旁邊的。

如是。

能安靜能聽得下的長輩,你去那裡很自在,你就想去,這是「往而不害」,當然就「安平大」。

但,你做不到,如果你變成長輩的話。修行,難在做不到。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最後一句,來看看天才王弻解法,難怪他是解老必讀的:

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樂與餌應時感悅人心也。樂與餌則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無味,視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悅其目,聽之不足聞則不足以娛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


這就是我愛說的「草莓蛋糕」的比喻。
很好吃的,很順口的,不管是物理上的、心理上的或是思想上的,大概都是有問題的。
都是讓你爽爽的忘了自己的「吸引物」。

相反的,那種要你「回頭想一想對或不對的」那種「吸引物」,恰恰是對你幾乎完全沒有吸引力。

「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不好吃,不好看,不好聽,所以你不要。

但,人生就是這樣。人也會為這付出代價。不管那些讓你爽爽的往前衝的東東是什麼,只要是當時是濃烈與激動的,日後你就要付出你的代價。

因為那是消耗品,有一天,就會忽然沒有味道了。

尤其是碩士生一天到晚想找個「偉大」理論的,其實差不多也是這種心態。不想用心去思考「理論如何出來」,只想把理論當草莓蛋糕。

道,則不同,用之不足既:「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6)2018/02/13 卷上第三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6)2018/02/13
卷上第三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這句很有名。尤其如果你愛看歷史的權力鬥爭,或是謀略之類的故事,你會常看到這些原理的運用。

所以老子也被稱之為「兵書」。又被稱之為「帝王之書」。帝王,乃權力最大者。

當然,道術與權謀之間,後果自行負責。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微明者,王淮案:
深微要妙,人所不識,故曰微明。p142

為什麼人所不識呢?因為你不相信啊。例如,「將欲奪之,必故與之」。想要和別人搶一樣東西的最好方法是:先把這東西給他。

想把一個公司廢了,要先讓他興盛。為什麼,紅了之後才會爛掉!

你相信嗎?
如果你書讀不夠只會簡單的推理,你永遠不相信,這邏輯推不出來。
但如果你愛看歷史,看到很多人用這招,例如劉邦讓關中給項羽,就知道這是很好用的「戰略」。這是歷史辯證的。

以上原理相同,「反者道之道」。我不講了。因為,很容易變權謀!老子的道理,只要用了,一定有效果。但,也一定會有「因果」。慎之。

有很多人生小格言,就是如此變化來的,例如:
財散名聚,財聚名散。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以上可讀明代的書《 醉古堂劍掃》)

「柔弱勝剛強。」這是以上謀略的「心法」。

心法是要練習的,要修持的,不然你沒有,也做不出來,就不要談什麼謀略了。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種心法有多重要的,如同這個句子一樣的重要。

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5)2018/02/12 卷上第三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5)2018/02/12
卷上第三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

我們開始從卷上倒著回去看,從37章往回看。

如果你有跟著看到目前,不管是懂還是不懂,只要你願意把老子書中的「奇怪」句子,以某種「存疑」的態度放在心中,
那些句子其實是會以某種你感受不到的影響力在對你產生某種交互影響。

這是讀經典的「功效」。

這功效,往往在不知不覺之間有著某種潛移默化,然後有一天,你會有一種「被讀懂」的感覺出來了。我故意加個「被」,那是因為,你可以強烈感受到你似乎有著某種「向上提升檔次」的感覺而可以「感受」到經典的想說的那種什麼…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當你放手讓別人成長,讓別人去做,那種被做出來的「可能效果」,才有可能是超出你的想像之外,所以可以說是「無 不為」。
而你放手讓別人去做,就是「無為」。

放手讓別人去做,本來就形成而言就是「無 為」,不是嗎?但你有能力放手讓別去做嗎?

幾乎不可能。真的。在這個世界上 百分之99.99的人,都想儘辦法要別人照著「他/她的想法」去做。

要放手,是和自己的肉體性本性對著幹的。所以會以痛苦。

王淮案:
處事接物誠能以清靜無為、從容自然之方式行之,其效果常能更為圓滿,達於至善。p145

但這你做不到!不是沒道理,而是你做不到!

如果你真的要能放手,想要享受那種「超出你想像之外」的可能成效。
那你要修行。修行是透過方法改變自己的肉體性傾向。

所以「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放手讓別人去做,就是「萬物將自化」。
每個人都可以表現出自己的最好的效果,雖然你不一定喜歡那種效果。

這很難的,放下。所以,一旦你受不了,對,你受不了要「放手」,那麼,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自己就要修行,「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天下自定,不是嗎?對的。

難是難在,你受不了「天下自定」,因為你想的是:「天下要像我想的那樣去定」。

就道家立場而言,要別人跟著怎麼樣,就是「偽」。所以要,「鎮之以無名之樸」。

這如可可能呢?對,那你要「無欲」「不欲」「靜」之類的自我修持。才有可能。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4)2018/02/02 卷下第八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4)2018/02/02
卷下第八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這是老子卷下的最後一章,下次我們要從上卷再倒著導讀回去。

最後一章,往往是結論,而且是最重要的濃縮說明。如果用「 實踐面向」來說,那往往會是「心法」,一種去自我實踐的藍圖指向。

實踐與效果,這是一體兩面的。切記。
而且是,如果你看我的文字看得是有點契合的入,那麼你更是要從「效果」來檢驗你的「實踐」是不是「在心法的道路上」。

這不只是道家,而是傳統學問中談「人之存在」,「人之意義」的各種學術活動中,所共同有的學問態度:實踐與效果的一體兩面。儒、釋、道等。

例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佛學前輩法師會說,學佛學的對不對,就看煩腦有沒有減少…

孔子不也如是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道家的著眼著在於:「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哈,說道家消極,那真是天大誤解、誤讀,事實上只有道家才會告你:怎麼樣才能「愈有」。
有什麼呢?有著所有世間的所有一切。哇!

但,如何愈有呢?答案:聖人不積。就是說,你主觀心態要能有著什麼都不要想著去「囤積」的勇氣。

王淮案:
聖人之德以「盛受」為其體性,而以「不積」為其作用。p298

既「受」又「不積」?矛盾!是的。這就是吊詭。吊詭不是形式邏輯推得出來的,但它 卻必然有作用。用西方的說法是:辨證法。

來那心法呢?這是道家的心法:正言若反。所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以上都是矛盾的成對。

懂就懂了,不懂就放下。

用王老師的一句話:
一通百通,不通一竅也不通。

如果沒有一點感受,顯然,你不是學「道家」的料。天底下,法門很多,不用執著。

於是,道,用一種更奠基性、更始源性的說法就是: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又是一組矛盾的對子:
利我,如何不害他人呢?
為我,如何是不爭呢?

只有「無心」才能。

去實踐了,你就會在現實的效應上感受到這句話,
正如同:吃虧就是佔便宜,這種俗語一 樣,是辨證的,只能從 實踐中去肯認。

傳統學問,都是從實踐中談效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