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4)2018/02/02 卷下第八十一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44)2018/02/02
卷下第八十一章/臺灣商務(初版)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這是老子卷下的最後一章,下次我們要從上卷再倒著導讀回去。

最後一章,往往是結論,而且是最重要的濃縮說明。如果用「 實踐面向」來說,那往往會是「心法」,一種去自我實踐的藍圖指向。

實踐與效果,這是一體兩面的。切記。
而且是,如果你看我的文字看得是有點契合的入,那麼你更是要從「效果」來檢驗你的「實踐」是不是「在心法的道路上」。

這不只是道家,而是傳統學問中談「人之存在」,「人之意義」的各種學術活動中,所共同有的學問態度:實踐與效果的一體兩面。儒、釋、道等。

例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佛學前輩法師會說,學佛學的對不對,就看煩腦有沒有減少…

孔子不也如是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道家的著眼著在於:「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哈,說道家消極,那真是天大誤解、誤讀,事實上只有道家才會告你:怎麼樣才能「愈有」。
有什麼呢?有著所有世間的所有一切。哇!

但,如何愈有呢?答案:聖人不積。就是說,你主觀心態要能有著什麼都不要想著去「囤積」的勇氣。

王淮案:
聖人之德以「盛受」為其體性,而以「不積」為其作用。p298

既「受」又「不積」?矛盾!是的。這就是吊詭。吊詭不是形式邏輯推得出來的,但它 卻必然有作用。用西方的說法是:辨證法。

來那心法呢?這是道家的心法:正言若反。所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以上都是矛盾的成對。

懂就懂了,不懂就放下。

用王老師的一句話:
一通百通,不通一竅也不通。

如果沒有一點感受,顯然,你不是學「道家」的料。天底下,法門很多,不用執著。

於是,道,用一種更奠基性、更始源性的說法就是: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又是一組矛盾的對子:
利我,如何不害他人呢?
為我,如何是不爭呢?

只有「無心」才能。

去實踐了,你就會在現實的效應上感受到這句話,
正如同:吃虧就是佔便宜,這種俗語一 樣,是辨證的,只能從 實踐中去肯認。

傳統學問,都是從實踐中談效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