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2 卷上第十四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68)2018/03/22
卷上第十四章/臺灣商務(初版)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這是老子對「道」本身,正面進行描述的一種文字呈現,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居所」,正是如此。

王淮案:
此章完全為本體之描述。p56

「道」是經驗界存的根據,也是經驗界運作模式的結構底本。

經驗界奠基於此,是經驗界的本,因之,對經驗界的描述和思考,本質上就無法直接說明道。

所以,以指指月,得魚忘詮。此是,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因之,如果強用邏輯語法結構來說明,一種說法是,王淮案:道德之絕對性。此即,「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道,如果真的需要被存在者(此在,人)去注意到什麼的,那是因為,它必然作用於主體,去變化主體。

此是客觀性,變化與作用,就是主體的本質,而不是屬性。
所以:「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是指,道的超越性,亦即它的作用要發生,是 在你的意志 之上,非人力所為也。

但,這很重要,
人,這種存在物,這種主體,
卻是可以「體悟」道的。
亦即,人對此種超越性的存在根據是有認知上的潛能。

所以,人對道可以「感而遂通」。此是,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既是「體悟」,就不是「純粹」推理思維之事,而是要輔以透過「直觀」此種認識功能來加以通達。

但直觀不是馬上就有的那種感知直觀,而是範疇直觀,一種對抽象普遍性的直觀。
這需要「修行」的過程段練,亦即對主體的自我要求之某種狀態,才能達致。
用胡賽爾的說法,從日常生活的態度轉向哲學態度的一種自我「懸置」的轉變。

如是,方能:以簡御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