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9)2018/04/18 卷上第二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79)2018/04/18
卷上第二章/臺灣商務(初版)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這一章節,很經典。
如果感受得到老子談的道理的人,這一章往往是啟蒙性的威力;
如果看不懂愛罵老子的人,這一章也是常被用來嘲笑老子的章句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美是相對的,老子說,把相對的搞成絕對的意識形態,是人類最大的「自我傷害」能力,所以是最「可惡的」。

但,把相對的價值,搞成絕對的,卻是人類文明中常見的事態,更慘的是,一般人也是如此的喜歡絕對的,不變的東東。
所以大家才會拼命的把自己喜歡東東,用盡各種意識形態來美化,
說那些是普世價值。

但為什麼是普世價值呢?如何認定?誰來界定?
保證沒有人回答出來。

只有回答不出來東東,才會是被拿來當作普世價值的東東。
只要是去界定普世價值,就是可以讓人操作的過程。

老子,很早就看穿這種人類文明的把戲!

以下都是同樣的舉例: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長,短才能有意義。
有高,低之所以有意義才能被理解。
意義之以能被理解,本來就是在「相對狀態下」才有可能。
沒辦法,這是人類理解上的限制。

但我們喜歡說,某種「高」是絕對的,某種「好」是絕對的。

那才是天下最大的謊言吧!

「絕對的」高和好,根本無法被人類理解為某種「有意義」的內容!
那是人類理解能力所無法達成的。

老子,很難讀懂吧。因為它挑戰你的某種「認識上的自我欺騙」。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從,人自我本身中去探求價值,而不是把外在的某種價值套在人當中。

既不去「享用」「操作」普世價值,
自然從自身做起,
所以,
不言之教,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人,如果身上真的有這種作用存在,
自能感人,
那是真正價值的彰顯方式!

道成肉身。

就是這種人之作用的比喻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