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6)2018/01/09 卷下第六十三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6)2018/01/09
卷下第六十三章/臺灣商務(初版)

------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

這裡很多句子你不陌生了。
這裡是,修行的「境界」被提出來了。也就是自己在前進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一些「主觀意識」上的轉化或變化。

這變化,是指,人如何可能的愛上了「虛靜」。人一虛靜,人才可能讓自己轉變,超出原來的自己。
於是,你就可以開始欣賞「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這種句子了。

你能甘於「安靜與無聊」。甚至,有點小愛上了它們。這不是人生的大轉變嗎?

慢慢的,在這種心境的感受中,你才可以有能力「報怨以德。」

報怨以德那絕對不是一種「自己喊來給自己道德快感」的項目。你「絕對」做不到。

所以,不用去批評那句子的好與壞,和你無關,你一輩子也不會去做的,想做,也做不來。正如同你一直想好好運動一樣。

但,修行的境界到了,自然就會去如此對待別人。呂吉甫:「不足以累其心矣」。

怎麼去讓自己可能的那樣呢?這裡有「方法」的提示(p249):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從小地方做起。

你能對你的「討厭的人」真心的微笑嗎?
很難。但不是不能。
你要不要走過去而已。所以是「修行」。
這過程的要求,你才能感覺到,沒有把自己「虛靜下來」,是做不到的。

但,這是有效果的哦: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下面這句話,目前在媒體談政治時有時會看到: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所以,古書不是沒用,是你根本沒有能力去讀。
有讀的人,檔次高了,下筆不同,引用也不同。
有道理的,不是嗎?

新聞系的學生,很難用到這種檔次的推論思維的。
所以,你是取代效果最大的一群人。
年輕的肝才重要。反正就是倒三角型的寫作文。

你很不爽,沒關係,那不以你的爽不爽為轉移。

同學,再講一次,多讀書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