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3)2018/01/04 卷下第六十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3)2018/01/04
卷下第六十章/臺灣商務(初版)

------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如果你願意放下自己所喜歡的政治意識形態,
上面的句子是不是很美呢!

人,這樣的活著,對自己,也對別人,不是如此的自在嗎。
這樣,是不是最好的政治哲學理想呢!

政治,講到底,是要給人在某種制度中活得自在,
還是,政治是用「觀念」去驅使人民達到某種「想像」的「最棒工具」呢?

人,是要如此所是的自在的活著呢?
還是說,人只是被趕向著「觀念市場」的一群待宰的「會想想的動物」呢?

這是,道家,老子,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地方。

我對道家有某種響往!這是以前讀歷史中讀出來的感覺。
歷史的事實是:
當口號喊得滿天響的時代,都是人流離失所最顯目的時代。
例如,從十字軍東征下來的數不完的「偉大口號」。

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政治理想。
和國大小無關,而是指如何「最不擾民的讓人活成自己想要的那種日子」。
(很多政治人物愛用這句)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這幾句 無非是,
真的真的,不要用「想像」、「觀念」去「神聖的」壓迫人。
這裡,談人,儒道是一致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這個時代,最顯目的最大的讓人的心累,對我而言,就是:
己所欲施於人,而且是「強迫」的施於人,只要戴上「口號式」的高帽子,就有權去強迫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是,我是如此的響往能達到啊!

學生與老師之間,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但,我們的現實是:兩傷,故德離。

你不想尊敬老師,我也不想去管你的死活。

我是真的從心說,累的從心說:
一聽到那些說有多愛多愛學生老師從嘴裡不斷的噴種句子,就真的覺的好假。

我啦,就只是我。別人都是真的非常愛學生的。

「故德交歸焉」真的必須是「前題」。談,愛,何其難啊。
王淮案:
「兩不相傷」是消極地遮詮,「德交歸」,是積極地表詮。240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