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0)2017/12/28 卷下第五十七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20)2017/12/28
卷下第五十七章/臺灣商務(初版)

------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這一章是道家談「文明教化」「啟蒙覺醒」對人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

什麼,教化、啟蒙還有負面效應 啊。那不是天然純真的百 分之一百的「好」,嗎?

你是這麼被教的啦。但,道家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道家的文字,幾幾乎乎不會被選入「教科書」。

但,幾千年來,反正就有人一直讀下去,因為,是有道理啊。
尤其是搞權力的,很少在給百姓的公眾場合用道家文字,但私下又愛談老子。

來,「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我聽過很多有權力的人都愛談這句(真的啦,年輕的朋友,你可以去觀察了),權力愈大的,談的愈起勁。

但,什麼是「正」呢?

王淮案:
「老子所謂以『正』治國者,謂國君主觀上體道虛無;客觀上因循自然」。p228

來,所以,「正」是指「對外在最少的干擾」。
但,每個當官的談起「正」,談的都是他的「理想」,他要怎麼去推動理想,用什麼很「奇」的方法,來「有效的」展現效果。

完全相反。

所以,老子難讀。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這幾句 ,就是典型的「要求愈多,傷害愈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老子的文字,真的很現實的,不是嗎?你都看得到的。

文明教化啟蒙,是有二面效應的。老子把「負面」的那一面,大方的說了出來。
理想喊多了,很少不會沒有「壓迫別人」的效果;
啟蒙啟多了,很少不會去多想想自己的利益。

阿多諾的《啟蒙辨證》,談來談去,不外就是這種觀點:
集中營就是啟蒙理念的完美呈現!

不是說不要文明教化啟蒙,而是負面的那一面,大家都不說。
你被「文明教化啟蒙」負面了(當動詞用)多少呢?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所以,這是老子對文明的態度。

你喜不喜歡是一回事,他講的有沒有道理,你可以想想。
其實,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不也是如此的論證結果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