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19)2017/12/27 卷下第五十六章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導讀 (19)2017/12/27
卷下第五十六章/臺灣商務(初版)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踈;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


再來,一步一步的,老子提出了一些方法,這些方法有助於主體與「道」之間的最大可能之接近。

這就是法門。就是行法。理論上不難了解,但你信不過,也大概沒有能力去這樣做。很難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這句話你就看不過去了,對不對。知者不言,真是好笑,因為現在的我們只要知道一點點就要努力去批判的,才跟得上時代。不是嗎?

來,你沒錯啦。

但老子,並不是現代人,並不是在跟你吵現代人才覺得不得了的重要的這種「大事」。

王淮案:
盖語言既不能充份表達一個「意見」,亦不能完全等於「真理」本身,所謂「言不盡意」者。p225

如果語言與真理,真的差很多,那麼我們要如何去思考對待,那些讓我們全身興奮的偉大語言呢?
你有想過嗎!
所以,讀老子,馬上讓你痛苦起來了,對不對。

「塞其兑,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這是「俢道建體之工夫」p226。
用我的講法,是自己可以安頓自己的方法。
一般而言,真的難。
你沒有能力去寂寞自己,沒有能力去承受寂寞中的自己,你怎麼可能不去跟著喊呢?

主觀上個人的修為,不重要嗎?
你是因為無法一個人去面對寂寞的自己,
還是為國為民,所以出去奉獻自己呢?
想想。
能寂寞面對自己不妨礙走出去奉獻自己,真的。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踈;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王淮案:
「此實為修道所達到之最高層次與境界,故為天下之貴也 」 227。

我也講不出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因為我差得遠。
但是,
修行,或著說,去觀照自己,去檢點自己,去安頓自己,是會有某種真實的效果作用在你身上。
這你放心,一定會有。康德也有論證哦:福德一致。
這不是用來封建你頭腦的語言,不用怕。

用某種角度而言,如果你沒有大概按著上 面的思 路去調整自己,大概你也沒有辦法去改變自己。

那,自己就永遠是對的了,就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